(賽後,贏球的小戴一一滿足球迷的簽名。圖片來自玉林老司機現場拍攝)
這是一場誰比誰更「浪」的「技術女」對決,這更是世界一姐的正名之路。登上世界排名第一卻缺大賽桂冠的戴資穎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全英賽冠軍。今天菜師兄帶大家回顧這場戴資穎的正名之戰。
一、因達農怕「累」,那就讓她更「累」一點
(1)必須跟住,必須多拍,因達農的「渣」體力就是一個定時炸彈
(此回合總共打了17拍)
(此回合一共打了23拍)
開局就是各種多拍相持,特別是15拍以上的超長多拍對因達農的體力是一個巨大的消耗。戴資穎顯然深知這一點,減少自己的低級失誤,形成拉鋸戰,即使無法控死對手,也要死死跟隨對手。
(2)相持中不忘小手段,每一個細節都在加大對手的消耗
(藍衣接殺變線+停頓回放)
(藍衣殺上網,擋網有個停頓)
戴資穎很擅長出手的停頓變化,這些小動作無意增加了對手判斷和啟動的難度。相當於加大了對手注意力和腿部力量的雙重消耗。
(3)強行提速,逼迫對手同樣開足馬力+降低對手出球的精準度
(藍衣接發提速,硬砸中路+停頓回放)
(藍衣提速,硬打對攻不打控制)
(藍衣連續三拍加速,線路結合對角的調動)
很多時候戴資穎的重殺都不追求落點靠邊,就是單純的提升場面的速度。菜師兄覺得這有兩方面用意,一是整體節奏的提速會逼迫因達農加速,加速自然能加大體能的消耗(這招有用的前提是戴資穎體能比因達農至少好一個檔);二是因達農擅長精準的落點控制打法,提速也是壓縮了她的預判和準備時間,轉而拼速度而不是拼落點。隨便說句題外話,馬琳的衝擊型打法就是把這個「拼速度不拼落點」的套路用到極致的高手。
(4)堅決頂後場,逼迫對手先出手強攻
(進攻機會不好,藍衣堅決控制底線)
(藍衣被動擺脫,堅決控制底線,而且不追求靠邊,只靠底)
(藍衣反拍強勢頂後場+收吊)
(藍衣強行頂斜線後場+猜對了殺球方向)
因達農的進攻走的是精準路線。對於到位需要強攻的陣地戰並不是其擅長的。戴資穎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在自己無法確保進攻利益的情況下,就是簡單粗暴的頂後場球,讓因達農先攻。因達農往往迫於不願意糾纏「多拍」的心理,不得已往往先提速強攻。這場比賽因達農殺下網的失誤明顯要多於戴資穎。
記得之前寫過因達農的體能訓練《學會這6大體能訓練,分分鐘累趴對手!》,當時就被球迷調侃:「因達農可能練到了假體能訓練。」對於傷愈復出+肌肉類型不是耐力型的因達農來說,體力渣確實是最大的BUG。聰明的戴資穎無限的放大了對手的這一弱點。
二、敵弱我強,敵退我進
(1)熟悉的戴式浪招
(藍衣網前低點勾對角,成功)
(藍衣網前低點勾對角,失誤)
小戴的網前依然該「浪」就「浪」。浪是一把雙刃劍,即增大了自己失誤的幾率,也增大了對手防守的難度。雖然這場比賽中有不少失誤,但是拼著難受也要讓對手更難受的打法,呈現出了鬥技術和手感的決心。對於比拼同樣擅長小技術的因達農來說,戴資穎網前的不示弱絕對利大於弊。
(2)強行「超車」能力
(藍衣頭頂區突擊斜線)
(藍衣強勢殺上網,兩拍球節奏很緊,逼得對手失誤)
(局末斷,藍衣控網重殺直線)
小戴的強攻能力要強過因達農,從心理上和能力來說都很堅決,很硬氣。在關鍵比分,強攻的能力基本決定了比賽的走向。這種突然性的提速,可怕之處除了提速本身,還在於提速的點往往是因達農體能下降和心理的疲憊點。
祝賀小戴,世界第一當之無愧。「你一姐還是你一姐」。
文章來源:
愛羽客羽毛球網
本文系愛羽客羽毛球網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