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薩德」一同抵韓的兩件秘密武器,透露罕見信號

@ 2017-03-17

韓美史上最大規模聯合軍演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美軍出動「卡爾·文森」號航母、B-52戰略轟炸機、核動力潛艇等頂級戰略武器震懾朝鮮。在明修棧道的同時,韓美兩國「暗度陳倉」,趁機加快薩德的部署進程,將號稱「薩德之眼」的AN/TPY-2雷達運抵韓國。

長安街知事APP發現,與薩德一同登陸韓國的還有兩件秘密武器,或許能折射出特朗普對朝政策的重要轉變。

薩德加快登陸 本月內完成部署

美國防長馬蒂斯曾表示,此次韓美軍演要體現「先發制人」打擊思想。其中最核心,也是首次演練的「4D」作戰,即防禦(Defence)、探測(Detect)、擾亂(Disrupt)和破壞(Destroy),需要模擬「薩德」系統。

借演習之名,薩德零部件將陸續運抵韓國,已經抵達的是車載式發射架,如今,又一重要部件也即將到達。

「薩德」雷達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政府人士15日透露,號稱「薩德之眼」的AN/TPY-2雷達和發射架部分裝備或於1-2天內抵達位於京畿道的烏山空軍基地,之後被運往慶尚北道,雷達將於下月投入試運行。

6日已運抵韓國的首批裝備是車載式發射架,一般一套「薩德」系統配置6台發射架,最多可配置9台。一台發射架可搭載8枚防空飛彈。防空飛彈採用直接碰撞殺傷方式,裝備有紅外線探測器,因此攔截能力較強。

一套「薩德」系統由車載式發射架、AN/TPT-2雷達、防空飛彈、移動戰術指揮中心、發電機和冷卻器組成。據悉,餘下的裝備也將於月內陸續抵韓。

該人士指出,「薩德」裝備具體部署日程無法一一公開,但韓美將儘早完成「薩德」部署的立場不會改變。

頂級武器威懾朝鮮 特種部隊曾「斬首」拉登

演習規模空前,美國「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F-35B隱形戰機等美國戰略武器陸續抵韓,這些武器重點進行應對朝鮮攻擊的先發制人打擊訓練。

3月14日,F/A-18戰鬥機在「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上降落。韓聯社

美國不僅拿出頂級戰略武器,更不惜派出王牌部隊。於3月1日啟動的「鷂鷹」軍演,有大規模美國特種作戰部隊參加,包括美國突擊隊、三角洲部隊、海軍特種作戰研究大隊(海豹第六分隊)、陸軍「綠色貝雷帽」特戰部隊等。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也是文章一開頭提到的第一件「秘密武器」,就是海豹六隊,它被認為是「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2011年5月擊斃本·拉登的任務就是海豹六隊的傑作。

海豹六隊與三角洲部隊一道,接受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的直接指揮,主要執行拯救人質、暗殺敵方領導人、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任務。他們將假想進入戰時狀態,滲透進入平壤,實施清除金正恩等戰爭領導層、爆破戰爭指揮所、打擊核導基地等高強度演習。

軍方有關人士表示:「韓美特戰大規模參加聯合軍事演習,是對向韓國進行核、導攻擊威脅的金正恩等北韓領導人的軍事施壓和警告。」

據悉,韓國軍方還將於年底創建特殊任務旅,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夠執行清除金正恩等任務,實際上就是斬首行動部隊。特任旅將以特戰司隊員為中心,由1000多人組成。

為支援這一部隊,年內韓國組建成立配備有特殊滲透裝備的UH-60和CH-47兩架直升機的特殊任務航空團。

美國務卿訪亞洲三國 透露罕見信號

軍事行動緊鑼密鼓展開的同時,美國也不忘行使外交手段緩和局勢,也是第二件「秘密武器」。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15日晚抵達日本,開始他上任以來的首次東亞之行。

蒂勒森此次出訪,一方面是要深化與日韓兩國的同盟關係,另一方面,在半島局勢不斷惡化的當下,要在東亞尤其是與中國一道,尋求更好地解決朝核問題的方法。

蒂勒森與岸田文雄會晤

蒂勒森到訪日本後,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舉行會談。蒂勒森表示,過去20年來透過政治及外交推動朝鮮無核化的努力以失敗告終,面對威脅不斷升級,是時候定出新方向。

此前,美國在對朝政策中表現得十分強硬,但如今在聯合軍演背景下展開出訪,能看出美國態度的轉變,即兩手準備,軟硬兼施。

如果說蒂勒森此行能夠通過外交手段緩和半島局勢,展開對話,讓朝鮮重回談判桌,那麼這也是特朗普以及東亞各方所樂見的。同理,演習也就將僅止於演習,不會動什麼真格。

如果沒談攏,甚至遭到朝鮮的挑釁,那麼軍事行動將進一步發揮其震懾作用。

與朝鮮對話、追加制裁甚至先發制人打擊,美國面臨的選擇很多。然而,硬碰硬始終是最壞的選擇,相信特朗普和蒂勒森都明白這個道理。

有關對朝政策,特朗普政府能帶來什麼新鮮主張,尚待觀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