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2017第一大石油「騙局」也曝光了。雖然此前說好減產,但據OPEC剛公布的最新月報顯示,沙特增產了……
雖然沙特對此給出了一大堆「合理」解釋,但仍然引發了大眾的不安。另一方面,俄羅斯石油公司高管近日也預言,又一輪「石油價格戰」可能將再次被引爆。
現實,「石油價格戰爭」或許離我們不遠了,油價連續六個交易日的急速下跌就是一個前兆。
事實證明,之前的穩定50美元/桶不過是黑暗前的一抹晚霞,而我們卻當成了朝起的太陽。
3.15打假這天,石油領域最大的「騙局」來了。報道顯示,沙特2月份產量同比增加。說好的減產,沙特2月不減反增,讓原油市場再次承壓。
OPEC聯合主要產油國多方努力,讓油價上升至50美元/桶以上。原本以為「互贏」的結果,但是誰曾想到,美國人民卻免費乘了順風車。
不僅免費乘車,現在被發現後被要求積極反省並改正錯誤,美國人不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還要強吃「霸王餐」。
3.15打假,沙特上榜
數據表明,一年前,美國頁岩油的生產成本在50美元/桶上下。也就是說油價跌到50美元/桶的時候,頁岩油商的生存才會堪憂。15年、16年原油跌破50美元/桶時,美國頁岩油鑽井活躍數和頁岩油商倒閉數量也證明了這個觀點。
美國頁岩商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在油價重新回到50美元/桶之上的時候,美國頁岩油商以狂妄之勢捲土重來,想要「竊取」OPEC和俄羅斯等產油國千辛萬苦結下的油價好果實。最新貝克休斯鑽井數據證明了美國頁岩油商已經在復甦,而且復甦速度相當快。
眼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被美國頁岩油商給「竊取」,OPEC怎麼能答應。朗朗乾坤,光明正大竊取我的勞動果實,而且還要當著我的面,吐槽我的減產政策,這簡直就是飛揚跋扈地耍流氓行徑。
於是,就在劍橋能源周會議的時候,OPEC強勢表態:「不要指望OPEC成員國繼續削減自己的產量份額來彌補美國帶來的原油產量增長。」
這種強勢的回擊,其實並不能給美國頁岩油商帶來多少痛點。相反,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布置鑽機,加大投資開發頁岩油。
但是,美國人顯然太把自己當作「油價」的局外人了,仿佛忘了三年前的那次「生死契約」。更糟糕的是,美國人把OPEC的警示當成狂言囈語,繼續我行我素。
看到了美國人的態度,OPEC「心知肚明」地搞清楚了一個問題:「抗議」已經不能夠打痛美國頁岩油商那幫臃腫的嘴臉,唯有真實數據才能讓他們幡然悔悟。
於是乎,OPEC放出了自己2月份的產量數據。據OPEC月報稱,沙特將2月原油產量提高。沙特1月份產量為974.8萬桶/日,而短短一個月便將產量提高了近27萬桶/日,至1001萬桶/日。
事實證明,數據的力量要遠勝於「抗議的話語」。在OPEC數據「亮劍」之後,油價應聲而跌,直接跌到油價他哥都不相信這是真實。
OPEC原以為油價跌一跌,美國頁岩油商會痛一痛,稍微聽話一點。但是,這種想法還是簡單了。
美國頁岩商,不僅是石油的開發者更像是機會投資者。早在兩年前,他們就看穿了現實:想要霸占油市必須要把成本控制下來。
所以兩年來,美國頁岩商看似倒閉關停,其實在「臥薪嘗膽」開發新技術,等待厚積薄發的那一刻。
功夫不負有心人,得益於新技術的發明,以及成本控制的實戰經驗,北美頁岩油開發成本由50美元/桶下降到40美元/桶上下。
換句話說,油價高於40美元/桶,美國頁岩油商不會放掉嘴邊的肥肉。另據報告,預計美國輕質緻密油產量將在未來五年內增加140萬桶/日。
石油價格大戰或將到來
去年美國上演了一出經典故事「平凡人的逆襲」,其故事情節精彩程度堪比美國好萊塢大片橋段。這個故事便是,「政治菜鳥」逆襲「職場騙子」最終成為美國總統的戲碼。
而美國油商,其實應該感謝自己的這位「逆襲」總統。3月14日,推特治國的川普總統,再次發出驚人消息,給美國油商鬆綁。
川普治下的美國政府,準備將企業稅從目前的35%削減到15%至20%。具體計算可得,一年將會為美國石油商帶來100億美元的開支節省。
這個消息具體成色幾何尚且不清楚,不過號稱「嘴炮」的川普總統,一向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辦事風格。
假如這個消息真能成行,這簡直是給美國油商送錢的節奏,美國頁岩油商不得到鼓舞才怪。據說,現在美國油商都聚集在美國西海岸開趴,慶祝自己選了一個好總統。
政府減稅,無疑讓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大幅下減或者運營成本下降,最終頁岩油商拿著總統送來的錢,繼續投資頁岩油,這樣持續下去,OPEC和俄羅斯便成為了一個受傷者。
俄羅斯作為減產協議擁躉之一的產油大國,應當有自己的「擔當」和考量。俄羅斯更不想被別人當成猴耍,畢竟人家是北極熊。與其看著自己的減產盟友OPEC被美國不當一回事,不如自己出來壓壓陣腳。
3月13日,路透社消息報道,俄羅斯石油高級長官在接受採訪時,一語驚人的說道:「美國頁岩油氣的增長,將會帶來新一輪的石油價格大戰。」
另外,3月13日,海外媒體報道,俄羅斯不保證,OPEC以及其他產油國會延長減產協議來控制油價的下跌。
因為從目前來看,OPEC產油國對於這種單方面的減產協議已經失去信心,而且由於北美頁岩油的崛起會讓自己損失市場份額。據報道顯示,沙特銷往國外的原油68%運往亞洲,轉向頁岩氣的北美洲則僅僅吸收了其16%的出口。
從當今原油產量數據以及市場現狀來看,包括沙特在內的OPEC,已經無法容忍美國頁岩油的高位增長。
沙特在2月將自己的產量同比提高了27萬桶/日,與此同時,為避免其他供應商進入亞洲,4月沙特對亞洲買家的原油官方售價實行下調,且下調幅度超出預期。
有市場人士指出,沙特的增產,這對於本已經風雨飄搖的減產協議來說,相當於加速了其「滅亡」的進程。此外,歐佩克稱,非歐佩克國家石油供應量或增加40萬桶/日,較之前的預測上調16萬桶/日。
由此看來,無論是沙特還是俄羅斯都表示「增產」的願望。如果美國頁岩油商繼續加大投資,俄羅斯石油高層所說的「石油價格大戰」將會觸發。
文 | 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