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雲縣66歲的張貴新老人,含淚把一張裝有12萬元的銀行卡,當著兒子的面交給了孫兒,
禁不住暗暗歎了一口氣,她的生活曾被這筆錢攪擾得不能安寧。
張貴新老人的一生平淡無奇,丈夫去世得早,她靠著幾畝地養活兒子,還給兒子蓋房娶了媳婦。
和兒子兒媳分了家後,她種一畝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一生活,孫兒出生後,
兒子兒媳就把孫兒交給她看管,小倆口跑到外面打工掙錢去了。
孫兒在縣城裡讀初中後,老人就把田地給別人種,她則隨孫兒到縣城租房子住,
一邊照顧孫兒的生活,一邊在一家賓館打工,負責打掃衛生、幹一些雜活,
工資每月從1700元漲到2800元每月,幾年下來,除了支付孫兒的讀書費用,也存了一些錢。
這些錢老人原本是給自己養老準備的,但一直被兒子兒媳惦記著。
孫兒上大學那年,要交1萬多塊錢,兒子卻找到老人說,他的錢在銀行存的定期,
讓老人先幫墊付一下。老人當即就拿出了1萬2千元給孫兒,還鼓勵孫兒要好好學習。
孫兒讀大二時,兒子又找老人要錢替孫兒交學費,老人說上一次墊付的錢都還沒有還給自己。
沒想到兒子卻說,孫兒考上大學,別的親戚都拿錢出來祝賀,
她這個當奶奶的難道不應該多給點兒嗎?
實際上,在孫兒的慶祝宴上,老人已給孫兒包了一個5000塊錢的紅包。
孫兒對父親的做法實在看不過去了,當即指責父親說,
自己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大一,所有的費用都是奶奶給出的,
自己也是奶奶撫養長大的,他這個當父親的究竟還沒有一點兒責任心?
孫兒甚至說,如果他和母親不想管他,他馬上改姓奶奶的姓,以後與他們再無瓜葛。
兒子被孫兒質問得啞口無言,也不得不拿出錢來,給孫兒交學費。
雖然兒子再不為孫兒交學費的錢找老人,但是,自從孫兒上大學後,
他和媳婦就從南方某城市回到老家,多數時間窩在家裡,農閒時才到城裡找一些零時工做。
後來,兒子說要辦養豬場差幾萬塊錢,就找老人借錢。
老人沒有多想,就給了兒子5萬元,兒子買了二十頭小豬仔,
轟轟烈烈的把養豬場建了起來,但因為缺乏技術,養了5個月豬全死了,
兒子虧得一塌糊塗。老人的五萬塊錢,兒子拖著遲遲不還。
孫兒大學畢業後,留在省城工作,面臨著買房娶媳婦,雖然薪水還行,
但省城房價很貴,隨便一套住房就得百餘萬。於是,那天一家人一起吃飯時,
孫兒就對老人說,自己要買房,首付的錢,還差十幾萬,問老人能不能借他一點兒錢。
老人說,自己本來有十二萬塊錢,但兒子欠了她6萬多,手頭只有6萬塊錢。
孫兒當即就讓父親趕緊把奶奶的錢還上,父親有些猶豫,孫兒又說了,
你不還給奶奶也行,那你借我12萬塊,不過他有言在先,這筆錢還不知道啥時候能還上。
在6萬和12萬之間,父親權衡再三,最終決定先把借老人的6萬塊錢還上了。
吃罷飯,孫兒就催促父親到銀行把老人的錢還上,接著老人把那張裝有12萬元的銀行卡,當著兒子的面交給了孫兒。
老人又變得一無所有,不過,因為兒子再也不找她借錢,倒讓老人生活平靜了許多。
後來,因為年齡大了,老人離開了那家賓館,在一家賣早餐的餐館打工,一個月能掙1千塊錢。
而在省城工作的孫兒,每個月都抽時間回來看她,給她買東西,走的時候還留下幾百塊錢,倒讓老人感到幸福。
三年後,孫兒搬進新房,娶了媳婦。結婚不久,孫兒和孫媳婦一起回到縣城,把老人接到了新房裡。
孫兒還拿出那張他保管了三年的銀行卡,還給老人說,實際上他買房根本就不差錢,只是想借機把父親欠她的錢要回來。
孫兒還說了,以後老人就住在他們家,他和媳婦負責給她養老。
老人疼愛的撫摸孫兒的頭,一股暖流頓時湧上心頭,這個孫兒她沒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