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就是養命!這些不花錢的養肝秘訣你該收藏了!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萬物復甦,陽氣生髮,更是養生的好時節。而春季養生,重在養肝。中醫認為,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肝臟也屬木,所以春季是養肝的好時節。
養肝就是養命
中醫認為,養肝就是養命。如果肝臟代謝不正常,人體所需的養分得不到及時供應,身體各個器官都無法正常工作:
本應明亮的眼睛會由於肝血不足而乾澀呆滯,本應光滑堅韌的指甲也會幹枯變形。如果肝臟無法正常排毒,毒素就會滯留在體內,再美的女人也會變成「黃臉婆」,再強壯的男人也會萎靡不振。
所以說,要想身體好,首先要保護好肝臟。
既然養肝如此重要,那該如何養呢?(困惑ing)
作為吃貨的小編,當然首先就是給大家推薦簡單易操作的養肝美食啦!
菊 花
中醫認為,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菊花與桑葚同泡茶水喝,桑葚有養血柔肝,益腎潤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養的效果。
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過,又會使肝木失於滋養,反倒傷肝,因此飲用菊花茶要適量。
阿 膠
阿膠味甘,性平,歸肝、肺、腎三經,是春季養肝的必備佳品。阿膠因出自山東東阿縣而得名,與人參、鹿茸並稱為「中藥三寶」。
對於阿膠養肝的作用,我國古代醫學典籍就記載:肝為風髒而藏血,今借驢皮動風之藥,引入肝經。清代黃宮繡《本草求真》載,阿膠,味甘氣平,質潤,專入肝經養血。
海 參
唐代醫家孫思邈曾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即在春季,應多吃些甜的,少吃些酸的食物。海參進補,四季皆宜,春季更有不同凡響的意義。海參性味甘、咸、溫,且不燥不熱,最宜溫補。在其諸多功效中最根本的是滋補肝腎之陰,即生精補血,滋養真元。
春季進補海參不但能為肝的生髮提供足夠的熱量,更重要的是滋養肝血,使肝氣血相合,生髮有度,讓人體處於陰平陽秘的和諧狀態。
雖然這些都是養肝滋補的佳品,但是也需適量哦~
或許你會說海參、阿膠太貴,那麼,小編再教你一招:下面這些養肝秘訣可以不~花~1~分~錢~哦~
但養肝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抓住這些要點,養肝就是so easy!
養肝最佳時間:凌晨1~3點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養肝就是養眼。《黃帝內經》指出:「人臥血歸於肝」。從西醫的角度來說,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比站立時多數倍,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中醫認為,凌晨1~3點是肝經「值班」的時間,這個時段是養肝的最佳時間。此時是肝臟進行修復的重要時刻。為了保證肝血回流、及時更新,此刻應該處於深度睡眠狀態。
肝臟的排毒功能在11點開始發揮功效。因此,養肝最好10點鐘上床,11點確保進入熟睡狀態,為肝功能的修復作好鋪墊。如果有失眠的狀況,可以在臨睡前用溫水泡泡腳。
養肝最簡單的方法:睡覺
「睡是眼之食」,是說睡眠為眼睛的補養來源。睡覺最養哪個臟器?最養肝。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養肝就是養眼。《黃帝內經》指出:「人臥血歸於肝」。
從西醫的角度來說,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比站立時多數倍,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大多數肝臟疾病都是「熬」出來的。過度的工作量,常使人精神疲勞、肉體乏頓,再加上長期缺少睡眠,或者睡眠過少,長此以往,肝臟就慢慢出現病症。
多數脂肪肝患者伴有失眠、情緒不穩定、倦怠、乏力等症狀。因此,脂肪肝尤其是重度脂肪肝患者,應按時睡眠。休息能減少機體體力的消耗,減輕肝臟的生理負擔。臥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臟的血流量,使肝臟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氣及營養的供給。
睡眠對於增強免疫力、抵抗肝臟疾病非常重要。睡眠一般保持在8個小時左右,睡前可用熱水泡腳,情緒不宜太過興奮。
飯後要做這件事:閉目養神20分鐘
古人言「養生貴在養神」,經常排除雜念、靜養心神、閉目休息,是一種調養精神的簡便方法。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特別是飯後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
飯後,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此時行走、運動,就會有一部分血液流向手足,肝臟則會出現供血量不足的情況,影響其正常的新陳代謝。
飯後閉目靜坐20分鐘,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臟,供給肝細胞氧和營養成分。患有肝病的人,飯後更應該閉目養神。
養肝三字經:樂起來、少吃酸
樂起來——
肝臟養生與情緻密切相關,比如肝陽上亢,也就是常說的肝火旺人群,容易出現煩躁、易怒、夜晚睡不著等症狀;而「怒則傷肝」,易怒的人又容易損傷肝臟。
因此,養肝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調節情致,讓自己「樂起來」,保持良好的心情。
建議人們多出去走走,換個環境、接觸外界,正好可以重新補充身體的陽氣。出遊、郊遊、釣魚都是一個不錯的春節戶外運動方式。
少吃酸——
雖然以酸入肝,酸味食物適當攝入未嘗不可,但中醫講究辨證,食酸過多容易引起生髮功能不好,特別是對肝火旺的人不好,任何飲食都要講究對症、適量。
各個人群的飲食總體以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為主,多吃綠色蔬果。春節期間,可選用枸杞茶、菊花茶等清熱飲品,作為日常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