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空軍是世界第二大空中武裝力量,擁有4000多架飛機。繼承了蘇聯大多數的現代戰機和65%的飛行人員。一些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的飛機,有時作為減少債務的回報歸還,還有基地設在哈薩克多隆的遠程航空兵團。
空軍由遠程航空兵、軍事運輸司令部、7個戰 術航空兵軍。戰術航空兵的主要任 務包括防空、攔截、偵查和奪取制空權。遠程航空兵 由6個師組成,軍事運輸司令部下轄9個運輸機團。現役空軍人數達到了18.4萬人。
305架蘇-27戰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懸臂式中單翼,翼根外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進氣道位於翼身融合體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氣動性能,進氣道底部及側壁有柵型輔助門,以防起落時吸入異物。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鈦合金,傳統三梁式機翼,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無機械備份,靜不穩定設計。
42架蘇-30戰機,是俄羅斯蘇霍伊航空公司基於蘇-27設計的第四代多用途戰機,是著重替代蘇-27假想對手F-15升級版F-15E的產品,具有超低空持續飛行能力、良好的防護能力和隱身性能,在缺乏地面指揮系統信息時仍可獨立完成殲擊與攻擊任務,包括在敵領域縱深執行戰鬥任務。
54架蘇-35戰機,兩翼各加一個外掛點,共有12個外掛點,採用多用途掛架可有14個外掛點。武器搭載量提升為8000kg,正常空戰籌載則為1400kg。機翼外側可掛短程的R-73空空飛彈或電戰莢艙。
624架蘇-24戰鬥轟炸機,是蘇聯第一種搭載數字化攻擊瞄準/地形導航航電系統的飛機,標誌著蘇聯飛機的火控和電子技術水平上了一個台階,蘇-24的可變後掠翼設計兩種模式下使得其能以1馬赫速度低空突防或以1.3馬赫速度高空突防。蘇-24共8個外掛點,能攜帶8噸重的外掛載荷,包括空空飛彈、空地飛彈、航空炸彈、火箭彈甚至核武器,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轟炸和一定的空空格鬥能力。
116架圖-22M轟炸機,該機機長42.46米,機高11.08米,最大翼展34.30米,燃油重量54噸,最大武器掛載24噸,最大起飛總重126噸,最大平飛速度2.3馬赫,實用升限18000米,作戰半徑2410公里以上,實用航程7000公里以上,最大航程12,000公里左右。
200架米格-31戰機,長度22.69米,翼展13.46米,高度6.15米,裝有兩台D-30-6加力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51.9千牛,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飛行速度2.83馬赫,作戰半徑72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46200公斤,實用升限24000米,續航時間3.6小時,一次空中加油可飛行6-7小時。1976年以前開始研製,1983年進入服役。
216架伊爾-76運輸機,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截面與安-124不同,基本呈圓形。機頭呈尖錐形。機艙後部裝有兩扇蚌式大型艙門,貨艙內有內置的大型伸縮裝卸跳板。機頭最前部為安裝有大量觀察窗的領航艙,其下為圓形雷達天線罩。採用全金屬多梁破損安全結構懸臂式上單翼。上單翼不阻礙機艙空間,後掠角不變,1/4弦線後掠角25°。
624架米-24架攻擊直升機,屬於中型多用途武裝直升機,是前蘇聯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主要用於為己方坦克部隊開闢前進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種障礙;擔負為米-8和米-17機群護航務。米-24於60年代末開始研製,1971年定型,1972年底試飛併入批生產,1973年裝備部隊。曾出口到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