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們在外作戰,他竟然在家輪流「寵幸六個兒媳」,最後慘死在親兒子手裡......

@ 2017-03-12

這位皇帝厲害了,兒子們在外作戰,兒媳們在內被公公召喚。

朱溫,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又名朱全忠、朱晃,早期的時候曾參加黃巢農民起義,後歸降唐朝,但他賊子野心,處心積慮之下,最終發動軍事政變,代唐帝自立,建國號梁,史稱後梁。

這麼一個歷史人物,開國立朝之主,按說應當是雄才大略之輩,歷史上很多開國君主都能夠勵精圖治,嚴格自律,使新王朝煥發了勃勃的生機。而到了朱溫這裡,這些規律卻發生不了什麼作用,當他登上後梁皇帝寶座的時候,心中想的是如何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

(朱溫畫像)

作為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一輩子也取用不盡,即使感到不滿足,也完全可以廣招天下美女充實後宮,可是朱溫卻沒有這樣做,他將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兒媳身上,秉持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一個個招來寵幸,還美其名曰「侍寢」。

《梁史》記載,朱溫共有七個親生兒,長子名為友裕,次子名分別為友珪、友璋、友貞、友雍、友徽、友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義子朱友文,一共是八個兒子。其中友裕早死,追封郴王;而最小的兒子友孜由於年齡太小,因此還沒有封上王爵的職位,也沒有娶親,除了他們兩人以外,其他六個兒子都娶了妻子,但是每當他們在外領兵打仗的時候,朱溫也在皇宮裡忙碌了起來,輪流召喚這幾個兒子的妻子前來,並且樂此不彼。

其他兒子雖然也知道自己妻子的事情,但為了能夠在朱溫面前邀寵而得到權位,也就睜一眼閉一眼,隨它去了。漸漸地朱溫年紀大了,越來越感到體力不支,於是他想到了冊立太子的事情。

可是選誰呢?也隻能說朱溫這個人的思維不一般,除去死去的大兒子,其他六個親生兒子一個也不考慮,而是將目光投向了義子朱友文,並且還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朱友文的妻子王氏。

王氏一聽喜出望外,這幾年看來沒有白伺候公公,俗語說女人的嘴巴最不嚴實了,還沒等朱溫正式下旨意召喚義子回來掌權,王氏就把這一個消息透露了出去。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其他皇子自然不服氣,其中尤其是二兒子朱友珪,想到自己的媳婦辛苦了這麼多年,卻什麼也得不到,還不如一個義子,差點氣炸了肺,惱羞成怒之後,他想到了兵變。

在唐末五代,兵變絲毫不稀奇,城頭變幻大王旗嘛!因此他趁著父親病重的時候,帶領心腹殺進皇宮,成功消滅了朱溫,然後又頒布偽詔,誘騙朱溫的義子朱友文,斬殺了這個後患。

朱友文死後,王氏自然也活不長了,要不是她的多嘴,丈夫也不會稀里糊塗地死去,自己也搭上了性命,辛苦努力付之東流,可嘆可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