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最認可的兩個中國品牌:一個是華為,一個卻靠賣樓還債

@ 2017-03-11

在國外,有一個很常見卻讓中國人很為難的現象:一個外國人手裡用著Made in China的中國商品,卻喊不出它的品牌名字。近日,全球最著名的諮詢機構Interbrand宣布了《2016年全球最佳品牌》,蘋果排名第一,而中國只有2個品牌入榜:一個是華為排名第72名,另一個則是最近賣樓賺了17.8億的聯想,排名第99名。

那麼外國人為什麼對華為、聯想最認可,而不是老乾媽、衛龍這樣的公民零食?

三個第一,華為當之無愧!

2015年,華為總營收達3950億,凈利潤369億元。其中,華為一半以上的營收來自海外,可以說是中國企業中最國際化的一個。

在中國,華為手機已憑藉其17.2%的國內市場占領率,再次位居第一,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手機,超過了小米、OPPO等其他手機廠商。在歐洲、非洲、和東南亞,華為手機也都是外國人最愛好用的中國品牌。

華為的技巧研發才能,超出一般人對中國企業的想像。華為擁有自主研發的晶片麒麟,3萬多件專利,排名全球第一。在海外,華為已樹立了20多個研發中心,所長往往是中國人,但大多數成員都是外國科學家。

其實,華為真正牛逼的,是它的主營業務—通信運營商業務。華為把愛立信、諾基亞把打趴下,是通訊行業的全球第一。華為的基站遍布全球,這也是華為手機信號強的一大原因。

昔日世界500強,今朝裁員賣樓

裁員、賣樓、PC電腦業務下滑,讓處在風口浪尖的聯想飽受爭議。聯想已經持續第11個季度占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第一位,全球市場份額21.6%。聯想是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202,營業額超過3000億元,員工多達7萬5000多人。

但在2015年,聯想卻凈虧1.28億美元,一方面是PC市場嚴重縮水,另一方面是幾度被廢棄的手機業務,重新上馬卻大大受挫。為了節儉開支,聯想還對進行收購的摩托羅拉裁員,從1萬多人到500多人。

上半年,聯想就已經開端賣樓,全資銷售聯想地產,約合136.5億人民幣。特殊是,聯想把北京聯想研討院大廈(聯想北研),以17.8億的價錢銷售,隨後又被租回給聯想,以確保聯想團體的正常運營。

頻繁賣樓的背後,是聯想現金的不足。事實上,收購摩托羅拉和IBM已經讓聯想債台高築。在過去12個月里,聯想股價更是跌了六成,成了港股上表示最差的公司。

同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代表,華為、聯想卻在發展上走出了不同的途徑,並產生了驚天大逆轉。這些年,低調的華為不但成為中國人愛好的「國貨」,而且以「中國製作」質量好的新形象,逐漸被外國人認可。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期,聯想已經找不到自己的地位了,只剩下最值錢的品牌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