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上午十點:朴槿惠進入超級緊張時刻

@ 2017-03-10

令韓國一些分析人士擔心的是,即便憲法法院做出判決,對立和抗議可能長期繼續下去。而這起「閨蜜干政」醜聞的離奇程度不僅震驚韓國上下,也令韓國的國際形象受損。

韓聯社稱,「如果憲法法院出現不如預期的結果,就絕不服從、抗爭到底」,兩個陣營都出現這樣的聲音。讓人擔心的是,無論憲法法院判決結果如何,都可能發生暴力衝突。《華盛頓郵報》9日稱,即使朴槿惠下台,這場似乎直接從韓國肥皂劇劇本演繹而來的大戲也不會很快終結。朴槿惠案讓一個腐敗頻發的國家深受震盪,韓國人已受夠了政商精英腐敗,並認為這個體系讓普通百姓遭殃。這場賭注代價太大了。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韓國問題專家斯科特·斯奈德表示:「預計法庭將堅持彈劾朴槿惠,公眾會做何反應?是否會出現暴力?誰能借彈劾決定展開政治運作?新的競選會造成多大的分裂性?」

朴槿惠在韓國已身敗名裂

從去年12月9日,韓國國會通過有關總統彈劾案決議,至今過去了3個月時間。有韓國媒體稱,這段時間韓國民眾面對的除了政治空白,經濟不振,還有社會的不穩定。韓國《每日經濟》稱,如果彈劾通過立刻進入大選局面,「經濟政策空白」狀態會加劇,而經濟相關問題也會讓步於國政問題。如果彈劾案遭否決,國政麻痹狀態或將持續,因為即使朴槿惠重新主政,其急劇下跌的支持率很難平息當前的混亂局面。此外,彈劾期間民眾對於大企業的「反感」不斷增加,宣判之後恐怕這種情緒會進一步加劇。

韓國《世界日報》9日稱,韓國財經界為總統彈劾案最終宣判而焦慮不已,一旦任何一方不服憲法法院的裁決結果,韓國社會可能陷入政治紛爭不能自拔,而經濟的不確定性將繼續增大。

韓國「干政門」人物關係圖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9日對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行賄案首次預審,李在鎔方面全盤否認指控。李在鎔因涉嫌向朴槿惠親信崔順實行賄被批捕,但其辯護人則以獨立檢察組提交的公訴書內容存在司法瑕疵,堅持認為無效。

「三星賄賂醜聞威脅韓國成功故事」,《紐約時報》日前以此為題稱,韓國企業支柱性人物戴著手銬被警察從監獄押解出來見檢察官,這一畫面就連早已見怪不怪的韓國民眾也感到震驚:韓國的戰後經濟秩序正遭到威脅!韓國獨特的政商勾結和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在現代社會越來越難以維繫。今天的社會鼓勵創新,公眾對老一套體系感到不滿,同時韓國也面臨來自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競爭。

3月6日下午,韓國「親信門」特別檢察組召開發布會,公布「親信門」事件最終調查結果。據韓聯社6日報道,韓國特別檢察組認定總統朴槿惠與「親信門」核心涉案人崔順實合謀從三星集團收受賄賂43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56億元)。

韓國總統朴槿惠

據海外網報道,特別檢察官朴英洙表示,確定朴槿惠總統涉嫌行賄和製作文化界黑名單。朴英洙稱,2015年朴槿惠指示三星物產和第一毛織合併,以支持李在鎔順利當選三星電子副會長,作為回報,三星集團向崔順實及米勒財團、K sports財團及韓國冬季運動會英才中心行賄430億韓元。崔順實的財產包括本人的228億韓元在內,共計2700億韓元。

此外,特檢組還確定朴槿惠參與秘密診療。朴槿惠在崔順實的介紹下,接受過幾位非法醫療機構人員的微整手術。這顯示國家元首健康管理的青瓦台醫療機構處於崩潰狀態。朴槿惠還和崔順實通過借名手機,進行過573次通話。

崔順實

朴英洙表示,特檢組進行了46次搜索調查,由於時間有限以及調查對象不配合,2月28日調查結束時,調查只進行了一半。

去年11月,深陷「閨蜜干政門」的韓國總統朴槿惠表態,稱願意接受特別檢察組的調查。隨後,韓國國會表決通過設立特檢組,由20名檢察官組成,去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獲國會授權進行為期70天的調查。隨後,特檢組認定韓國總統朴槿惠為涉腐嫌疑人,以收受賄賂的嫌疑對朴槿惠立案。

2月28日調查期滿之際,特檢組共起訴了30名嫌疑人,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總統閨蜜崔順實和三星副會長李在鎔。除此之外,還包括三星集團的多名高層、多名前青瓦台要員,以及涉嫌在「世越」號船難當天為朴槿惠實施整容注射的醫生等人。

調查過程波折多:未能與朴槿惠「面對面」

2月3日,一名調查人員(中)試圖進入韓國首爾青瓦台總統府,遭拒絕後最終無功而返

另據中新網報道,特檢組對朴槿惠的調查歷經不少波折。在三星副會長李在鎔被捕後,特檢組將調查焦點轉向朴槿惠。2月初,特檢組調查人員試圖進入青瓦台現場搜查,卻遭到拒絕,僵持數小時也未能入內,要求青瓦台配合的請求也被行政法院駁回。

而對朴槿惠本人的當面調查,一直被視為「親信門」調查最核心的部分。原本特檢組已經在2月9日與總統代理律師就此達成初步一致。但隨後,這一消息遭到媒體曝光,青瓦台方面譴責特檢組泄漏相關信息並提出抗議,導致調查告吹。最終,當面調查未能實現。

朴槿惠(資料圖)

在調查到期之前,特檢組提出申請延長調查期限,但被代行總統職權的韓國總理黃教安拒絕。

調查之後的政局:彈劾變數仍在,民間對立難平

根據韓國憲法規定,在任總統享有刑事豁免權。朴槿惠在憲法法院就彈劾案做出宣判之前仍是在任總統,檢方無法對其提起公訴。一旦彈劾案成立,失去總統身份的朴槿惠也將失去豁免權。

崔順實

因此,儘管檢方調查與彈劾案裁決本是兩條「平行線」,但輿論認為,憲法法院的審理結果將對檢方的後續決定起到重大影響。目前,朴槿惠彈劾案的法庭辯論已經全部結束,只待宣判。2月28日起,憲法法院的8名法官已經進入了閉門評議程序。

韓國憲法法院原有9名法官,前任院長朴漢徹卸任後剩下8人,而代院長李貞美也將於3月13日卸任。根據規定,通過彈劾案需要至少7名法官表決,並有6人投贊成票。因此,韓國司法界普遍認為,憲法法院會在3月13日前做出宣判,避免更大的不確定性。

朴槿惠(資料圖)

而在民間,韓國支持和反對彈劾朴槿惠的兩派民眾已經多次分別舉行大規模集會,有時兩派人群僅隔一條路,迫使韓國警方出動上萬人力維持治安,阻斷雙方接觸。

3月4日,數萬名「反樸」民眾在首爾市中心進行集會,高呼「憲法法院,立刻通過朴槿惠彈劾案吧!」與此同時,數條街道之外,有另一群示威民眾要求法院駁回對總統的彈劾案。據悉,這些多為中、老年的「挺朴」民眾揮舞標語牌,促請解散國會。

在韓國政局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這種混亂場面恐怕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