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荷蘭村知名怡保河粉攤本月底結業,58歲女攤主願免費傳授手藝,待「實習小販」學成開業,每月給她500至800元(約1550令吉至2480令吉)當「謝師費」,直到終老。
黃翠玲和女兒譚怡天在此營業已有11年。
位於荷蘭村熟食中心的人氣怡保河粉攤,已在此處開業11年,吸引不少老饕光顧,將於本月底結業。
女攤主黃翠玲之前曾在家人的麵館內掌廚10多年,直到麵館在90年代被海鮮餐館收購,才在2006年自己出來創業,在熟食中心開攤。
荷蘭村知名怡保河粉攤本月底結業,受訪顧客表示不舍。
她每天午餐時段能賣出40到50盤招牌怡保河粉,不過因為每天都要工作12小時,對健康造成問題,如今腰痛行動不便而得退休。
記者今早走訪攤位,58歲女攤主黃翠玲的女兒譚怡天(26歲)告訴記者,與其要求一大筆錢頂出攤位,她覺得讓母親免費傳授怡保河粉、雞飯及雲吞麵的烹調秘方,再從中收取「謝師費」,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當小販。
「母親會毫無保留的傳授,而年輕小販若學成開業,每月給予母親500元至800元當成『謝師費』,感謝她的指導。」
至於為何是收取這筆數額,她解釋這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準確數額之後會和對方協商,再簽合同講明付款事宜。」
她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是人人都有錢,可能無法一次性付一大筆錢,這樣的方式,能讓他們更容易創業。
「這筆錢就當做是母親的養老費,只要店一天開著,就需繳付這筆錢,直到母親終老。」
年輕的小販除了可用他們的招牌,也能學習如何管理一個攤位。
譚怡天表示,目前仍未有人聯絡,不過她覺得一切隨緣,顧客也說會幫忙找,他們自己也不急,若沒有人的話也無所謂。(人名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