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在山西省五台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據記載,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唐朝時,法興禪師在寺內興建了高達三十二米的彌勒大閣,僧徒眾多,聲名大振。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 845年),大舉滅佛,佛光寺因此被毀,僅一座祖師塔倖存。公元 847年,唐宣宗李忱繼位,佛教再興,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後,宋、金、明、清,均對佛光寺進行了修葺。1937年 6月,中國當代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等人,對佛光寺進行了考察、測繪。1949年後,政府和人民對佛光寺著意加以保護。如今,佛光寺外青山環抱,寺內古木參天,殿堂巍峨。這裡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聖地,也是旅遊者們觀光的勝地。
佛光寺被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想去看唐代的木構建築只能去日本的京都、奈良。」
好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在1937年的的某一天,一對驚艷絕絕的建築家夫婦翻山越嶺,幾經波折發現了一座遺存千年打破日本斷言的寺廟——佛光寺。
最早發現這座寺廟的就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多數人把梁思成林徽因的關注焦點放在他們的感情上,而真實的梁林夫婦,最打動人的其實是二人在戰火連天的亂世下來對中國古建執著的熱愛之情。
20世紀30年代,中國建築學家梁思成與林徽因從美國留學歸來,投身於對中國古建築的考察與研究發現之中。他們始終堅信,在中國會有唐朝木製建築的存留。
1000多年的戰火,1000多年的風霜雨雪,一座木建築能夠從公元10世紀保存到20世紀,實在是難以想像的奇蹟!
然而,這個奇蹟就來自一個偶然,梁思成偶然在一本畫冊《敦煌石窟圖錄》61號圖中發現一幅唐代壁畫「五台山圖」,裡面繪製了佛教聖地五台山的全景,其中一座叫「大佛光寺」的廟宇引起他們的注意。
敦煌壁畫中的佛光寺
於是,他們不辭辛勞,在戰爭陰雲的籠罩下,前往山西的群山峻岭中搜尋到了這個隱藏了千年的古寺,而佛光寺寂寞多年的山門也終於被打開。
一座建造於公元857年,保存完好的唐代木構建築就這樣被發現了,被譽為「亞洲佛光」的它距建造之時整整1080年。
佛光寺模型
也許你去過五台山,但你不一定去過這個隱藏在一角卻綻放著熠熠光輝的寺廟。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豆村鎮東北6公里的佛光山中,遠離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五台山景區,因交通不便而人跡罕至,這反而使它在千年歲月里得以保存。
進入佛光寺,就好像穿越千年時空,夢回到大唐盛世。幾乎站在院內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將寺院的全貌一覽無餘,這種布局正是體現了開放、包容、質樸、大氣的盛唐氣象。
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裡,千年落寞,破落滄桑,但是它就是不可替代。這樣的建築,也許同樣存在在你的身旁,被你忽視的普通地方,卻是別人眼中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