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懟中國!日本又伸出黑手要攪局南海!

@ 2017-03-07

作者:晨曦;圖片來自網絡

南海如今在中國及周邊相關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態勢逐漸平穩,但是總有那麼幾個域外國家要跳出來攪局。就在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灰溜溜離開南海之際,日本又把黑手伸向了南海。日本《朝日新聞》3月5號報道稱,日本政府正式啟動「巡邏船外交」,準備向南海周邊國家提供用於海上執法的巡邏船。日本準備向越南提供13艘、向馬拉西亞提供2艘、向菲律賓提供12艘巡邏船的建造經費和借款,並新設「海上保安國際協力推進官」一職,準備對南海沿岸各國「應對外國漁船違法作業和船隻使用」等進行指導,目的是幫助構建「法治」化的海洋秩序。

日本準備向馬拉西亞提供的巡邏船型號

南海歷來是我國的「傳統海域」,日本這麼積極的想在南海構建海洋秩序,明顯的是針對中國。近些年來,日本在「反中」的路上跳的越來越高,走的越來越遠,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中日之間的矛盾,不僅有歷史原因、領主爭端,還有亞洲領導權問題。二戰以後,借著「韓戰」的機遇,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迅速崛起,成為亞洲第一經濟大國、軍事大國。日本一直以亞洲領導者自居,但是2000年後,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這個局面開始被打破,日本逐漸感到了危機。

早在2006年安倍第一次內閣時期,安倍就退出了「自由與繁榮之弧」政策,被公認為是圍堵中國的戰略。第二次上台後,安倍於2012年末又提出「鑽石戰略」,希望通過美日澳印四國的合作來管控四國之間的海域。專家稱,這是劍指中國的海洋活動。

然而一切謀略所依託的還是國家實力。經濟的迅猛發展,使中國以舉世震驚的速度,迅速的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工業生產總值相當於美日之和,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高達1/3。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的,是迅速提升的中國國防實力。2000年左右的時候,中國軍事實力較差,日本右翼官員曾有狂言稱「不考慮航空兵的情況下,日本海軍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消滅中國海軍」。然而10幾年過去,一切滄海桑田。目前中國空軍實力已經是日本的幾倍,隨著「遼寧」號航母的服役,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實力也開始超過日本。

我國「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夜航圖

2012年開始的「釣魚島」國有化事件,讓日本真實的感受到了中國快速增長的實力。日本政府原本以為中國不會有太多反應,結果中國政府的「強硬」出乎了日本政府的意料。「釣魚島」從1972年起就由日本實際控制,但是「釣魚島」事件後,中國強硬插手了釣魚島的實際管控,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實際控制權。對此,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不得不辭職了事。

日本顯然並不甘心逐漸失敗的頹勢,其一方面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來實現其「國家正常化」的野心,不斷提高其軍事實力;一方面積極響應美國提出的「重返亞洲「戰略,充當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領頭羊,企圖合縱連橫南海周邊以及南亞國家來共同圍堵中國。

在美國提出針對中國的「南海自由航行」政策後,日本積極行動,提出要派戰艦夥同美國一起行動,並準備派反潛機巡航南海。對此,中國採取「圍魏救趙」的戰略,緊盯著釣魚島「鬧事」,不斷增加去釣魚島海域的巡邏次數,增大東海演習的規模,把日本的兵力「盯」在了東海海域,日本的南海巡航計劃只能不了了之。

新一代隱身戰機殲-20

目前,無論是整體實力、經濟增長速度、軍費增長速度,中國都大大強於日本。中國目前自己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機殲-20已經服役,而日本只能選擇購買美國的F-35A;中國海軍現在每年新下水艦艇的規模約等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總體規模的1/4,也就是說,每4年我們就下水一個海上自衛隊。

中國未來的實力將遠遠強於日本,而日本也將不在我們的目標視野範圍內。有句話叫「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同樣,我們的未來是太平洋以及全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