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網03月06日訊,泰國近年來的「債券投資潮」正為貨幣決策者帶來頭痛的大麻煩,畢竟,這個極度依賴出口和旅遊業推動經濟的國家實在經不起匯率的折騰。
今年,約21億美元的外國貨幣流入到國債中,衝擊著這個東南亞新興市場。不斷升值的泰銖在2017年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中表現可謂最好,美聯儲利率的上升也刺激了對該貨幣的投機。
然而,這也為政策制定者造成麻煩——由於過去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長逐漸放緩,他們正在試圖重振經濟。泰國央行行長Veerathai Santiprabhob 在2月23日表示,外國人投資者把泰國看作一個「安全港」,然而泰銖的堅挺卻沒幫上本國的經濟。
「這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一旦他們的貨幣升值,其他貨幣相對貶值,這對他們非常不利,」日本瑞穗銀行的新興市場交易員Masakatsu Fukaya說道,「央行可能暗示將採取一些措施來解決泰銖匯率的這一問題,或直接口頭干預市場。」
該國的經常帳盈餘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還有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以及外國資金不斷吸收泰國國債,該國也得益於其他東南亞市場的不振。
由於馬來西亞在去年晚些時候阻止貨幣的套期保值,投資者開始對其國內投資轉為謹慎態度。而在印尼,外國資金已經獲得大量的該國債券頭寸。Alliance Bernstein LP的經濟學家Vincent Tsui說。
據彭博社統計央行數據顯示,外國人擁有著8.4%的泰國債券,在印尼和馬來西亞分別是38%和31%。馬來西亞林吉特上漲0.7%,菲律賓比索下降了1.3%。
如果貨幣繼續走強,這將使得泰國很難維持從去年中期開始的出口復甦——在歷經前17個月的出口下降終於迎來海外銷售的增加。
中國、美國和日本都有大量的泰國出貨訂單。然而在過去的六個月里,泰銖兌日元上漲了10%,兌人民幣上升2.3%,兌美元匯率下跌近1%。
鑒於貿易出口對泰國的重要性——在2015年占全國GDP的69%,據世界銀行預計,泰國經濟很可能再次陷入困境。GDP在去年第四季度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為一年來最低水平,不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雖然央行可以使用工具來干預泰銖匯率,但只能降低其波動性,無法違背市場趨勢。」泰國央行行長Veerathai說。這表明當局可能會大量拋售泰銖以遏制其升值,國家外匯儲備在今年已增加5.5%至1813億美元。
「泰銖升值正在破壞出口,」曼谷宏利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Vasu Suthiphongchai說,「但是泰國央行會竭盡所能去抑制這一現象,比如明顯上升的外匯儲備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