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叛逃最高官員受訪 揭露金正恩最怕一事

@ 2017-03-06

核心提示:鳳凰衛視獨家專訪前朝鮮駐英國公使太永浩,為您呈現一名朝鮮統治階級精英對金氏家族的看法。

何亮亮:我們再來看前朝鮮駐英國公使太永浩,自去年7月叛逃到韓國之後,首次接受了中文媒體的採訪。鳳凰衛視這次是受到了韓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院對太永浩展開了一個獨家的專訪,採訪的全程受到了高度的注視和安保的監查。

在金正男被暗殺之後,韓國當局加強了對太永浩的人身安全保護,不過太永浩在採訪中表述的是他個人的意見,這個事件的全面情況還需要從多方面的渠道來加以印證。現在請看本台採訪組發自韓國首爾的報道。

解說:採訪太永浩是由韓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院安排,這是韓國情報院的一個下屬機構。經過反覆的溝通和檢查,記者被告知由於安保原因,整個採訪過程只能拍攝太永浩一個人,不能拍到他身邊的其他安保人員。

在金正男被暗殺事件發生後,韓國當局加強了脫北者的安保工作,而此時太永浩也被韓國媒體稱之是繼金正男之後的第一暗殺目標,事實上,太永浩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

太永浩(前朝鮮駐英國公使):如果他覺得哪個人和國家對他威脅,或不符合他的口味什麼樣,他就想這個人或國家是要買帳或要消失的這樣。

解說:太永浩曾被謂為是朝鮮優秀的對歐外交官,去年7月從倫敦叛逃到韓國,可以說是對朝鮮一個重大打擊。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作為朝鮮的統治精英階層,太永浩對金氏家族有較深的了解。

劉粵瑛(鳳凰衛視記者):您怎麼評價金正日執政和金正恩執政最大的分別在哪裡。

太永浩:金正日和金正恩的主要區別是,我覺得金正恩害怕老幹部,是一個偏執狂。還有以前金正日的時候,他也肅清過家屬,但是他從來沒有殺害自己的家屬。

但是呢,金正恩他從小就躲避到瑞士,所以他不論是家屬、家族,他沒有那個親戚或同學這樣。所以他一般跟自己的家族和老幹部沒有一種共通意識,所以這樣的環境是金正恩覺得非常不安。 到邊境周邊的「左鄰右舍」乃至遠在天邊的「天涯海角」走一走、訪一訪,是每個國家新任之君都非常在心、上心的重大外交事務。只要是個還想融入國際社會大家庭的,外訪便是「新人」上任後要竭力促成、儘早安排的國家外交「第一動作」。

這個「國際走動」道理,只要國家還設有外交事務機構,就都懂得,知道。金正恩也固是知道,他的滿朝文武官員的也當然知道,可有誰敢去萬壽台懸樑屍諫金正恩,勸他趕緊拍馬前來中國?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

敢懸樑屍諫,那是滿膺滿庭的絕對忠誠。可是,這模式的忠誠,哪怕是在一國一市,甚至在一個民辦企業,都會被視為過度極端方式,在朝鮮,在金正恩的暴戾橫飛里,那更或是一家人滿庭沒命的快速方式。

若說金正恩不思訪華,那純屬扯淡。在國際上,朝鮮就是個孤苦加伶仃,可以拉近來「聊天」的國家地區簡直寥若晨星,更莫說中朝歷史的淵源猶深,且中國正在國際社會冉冉崛起,勢不可擋。

金正恩

中國這顆大樹,無論是昔日朝鮮還是今日朝鮮,無論朝鮮是不是金正恩當權,朝鮮對華的外交戰略若只有一個字,這個字就只會是——抱;若有兩個字,這兩字就一定會是——死抱;若可以用四個字,那就不會不是——死抱不放。 金正恩遲遲未訪中國,唯一可以被所有邏輯都能成功演繹的解釋就只會是兩種:走不開,和走不成。而不管是走不開還是走不成,「禍根」都是在於人世間的「蛐蛐人性」,在於「蛐蛐人性」在朝鮮政壇的興風作浪。

要看朝鮮政壇的人性險惡,就只需看農家竹筐里的蛐蛐。一隻蛐蛐在筐里,它是溫順、安靜而可愛的。兩隻蛐蛐在筐里,它們同樣是可愛的,但它們的可愛已演變成永不消停的人世間你斗我爭似的互咬死磕。

從李英浩到張成澤,從政界到軍隊,金正恩繼權以來所遭遇的「蛐蛐人性」至今不曾消停過。上任之初,金正恩從四周駐軍調來百輛坦克到平壤市中心,幹啥?就為防範、震懾和反擊朝鮮軍政里的「蛐蛐人性」。

話說回來,中國人一直忖思不解的金正恩的「遲遲未訪」就還得「怪」金正日。在朝鮮軍政這隻大「筐」里打滾了幾十年,金正日沒理由不知曉那筐里有多少只會咬人、敢咬人的「蛐蛐」。

金正日

可到頭來,他還是「硬逼」兒子繼權其後,還是「大無畏」地將金正恩這隻年輕的蛐蛐放到那一大筐又強又野、又粗又壯的蛐蛐堆里——明擺是讓兒子活受罪!事兒都趕一塊,麻煩還一窩蜂,金正恩明顯就或是「走不開」——「屁股沒坐熱」的他的確或有他不敢離境半步的難言之隱。

金正恩若來華,划船西渡是不會了,大巴跋涉——哪怕是剛在中國車展首次「露臉」的價值八千萬的超豪華大巴——也是不太可能,唯一可取的交通方式就是直飛——唯有直飛才能夠將出訪可能遭遇的一切意外的風險降到最低。

金正恩的遲遲未訪若是事出「走不開」之外的第二原因——走不成,這「走不成」就一定是事出在對直飛工具的不敢託命上。即便金正恩現在已有了「走得開」的機會,有了可以從朝鮮政局裡抽身訪華的安全空間,「直飛」之器還是一道死死卡住他要訪華的急急之心的最後障礙。

歷史上中朝關係

直飛,意味著金正恩的生命直接交付給一架完全不知人心險惡、不懂人世殘酷的飛機,隨時都會有飛無降、有登記無下機,生命直飛閻羅王府。這才或是金正恩至今遲遲不敢登機直奔北京的最大障礙,也才或是始終困擾他「該拿什麼來證明朝鮮需要死抱不放中國這顆大樹」的最大心病,特別是在以親華派為第二政治身份的張成澤被處決後,金正恩的這個心病更是特別烈痛。

處決張成澤的第二天,金正恩就開始了他上任來一直不曾中止過的「下基層、上形象」的走動式的親民愛兵視察,兩年時間裡他已經將朝鮮的邊遠哨所都基本跑了一遍。要知道,從平壤都城到朝鮮邊境的邊遠哨所,沒有半天一日是拿不下行程的,可從平壤直飛北京,金正恩只需兩小時不到。

所以,訪華行程的時長絕對不是金正恩遲遲未訪中國的原因,而如果朝鮮能有一架完全可以讓金正恩不帶任何懷疑和顧慮就可從容登入的飛機,金正恩一定早就歡天喜地來訪華了。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疑問,因為朝鮮永遠不會公開金正恩為何至今「舉步遲疑」的真正原因,但,朝鮮不給答案不等於事實沒有答案。如無意外,生命不敢託付直飛就是金正恩在訪華事上的最大障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