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字千金的話吧,說實話,以前爆炸君總以為這是附庸風雅,一個字再怎麼值錢也不可能值千金啊。但是最近爆炸君看到一個新聞,一個人寫了124個字,結果賣出了2.07億元,算下來一個字值167萬。也就是說一個字就值一輛法拉利和勞斯萊斯了。
寫到這真想對那些一味拜金的女孩們說,別再追求什麼法拉利和勞斯萊斯了,多讀點書,練練書法,一個字就能買一輛豪車。調侃歸調侃,爆炸君在這裡還是要說說為什麼一封一百二十四個字的信會價值兩個億。
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封信。
「局事多暇。動履禔福。去遠海誨之益。忽忽三載之久。跧處窮徼。日迷汨於吏職之冗。固豈有樂意耶。去受代之期。難幸密邇。而替人寂然未聞。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曠弛。實自賢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謝左右。庶竟萬一。余冀順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專此上問。不宜。鞏再拜。運勾奉議無黨鄉賢。二十七日。謹啟。」
可能細心的讀者已經注意到了,在信中出現了「鞏再拜」,這裡的「鞏」指的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說起唐宋八大家估計大家都略有耳聞: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這裡爆炸君把曾鞏排到最後不是特意為之,實際上這也是歷史上對曾鞏一直以來的一個排名。位列唐宋八大家之末。比起前七位,或許大家對曾鞏並不是很熟悉,但是由於他寫得那封信(史稱「局事帖」)卻令他彪炳千古。
曾鞏畫像
據考證,這封信是在曾鞏六十二歲的時候寫的,當時他正擔任越州通判一職,仔細看信的內容,都是曾鞏在抒發自己外放地方不能回京任職的苦悶情緒。要知道當時曾鞏已經被外放了十二年之久了。收信人是曾鞏的老鄉,名字已經不可考了。但是爆炸君不得不說,曾鞏的這個老鄉真是一個好老鄉,因為他將曾鞏給他的信保存得很好,以至於流傳了近一千年。
去年,曾鞏的這封信被拍賣,拍出了兩億七百萬的價格,可謂震驚了中國收藏界,也是中國書法拍賣價格最高的一幅作品。當然爆炸君不懂拍賣,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出這麼多錢買下曾鞏的信。
局事帖局部
不過值得一說的是,曾鞏的這封信是他流傳下來的唯一一副真跡(按這個說法,爆炸君難以想像要是蘇軾的真跡流傳下來會值多少錢),而且這封信是寫在印刷紙背面的。大家都知道北宋時期的印刷業已經十分發達了,曾鞏當時寫信的時候也沒有特意找紙,應該是隨手拿起一張印刷紙就寫了。據說經過仔細辨認上面的印跡,看以看出這張紙應該是用來印刷《三國志》的。
不過這張紙沒有完成印刷《三國志》的使命,反倒是因為曾鞏的「局事帖」而流傳千古了。作為一張印刷紙,它值了。(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