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顯示,亞洲和大洋洲國家是過去5年最大的武器採購地區(占世界進口總量的43%),隨後是中東國家(29%)、歐洲(11%)、美洲國家(8.6%)和非洲(8.1%)。
2012年至2016年的全球軍火交易額比之前5年增長8.4%,達到冷戰結束以來最高。軍火交易的主要買家來自亞洲和中東國家,整個亞洲和中東的武器進口增加了7.7%,占全球軍火交易的43%。其中印度是最大武器進口國。過去5年,印度的軍火進口上漲了43%。
全球五大武器進口國中排名第一的是印度(占世界進口總量的13%),沙特名列第二(8.2%),隨後是阿聯(4.6%)、中國(4.5%)和阿爾及利亞(3.7%)。這些國家共占世界武器進口總量的34%。
2016年印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121.55萬億盧比,約合1.81萬億美元(以彭博2016年均匯率計算),相較2015增加7.1%。武器進口額達1035.89億美元,進口武器花費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7%,對於一個超過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麼龐大的軍費開支確實給印度的發展帶來了嚴重負擔。
筆者認為印度之所以成為全球最大的軍事進口國,這和美軍「重返亞太」戰略有必然聯繫,因為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大大增加了該地區相關國家安全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地區的不穩定性。印度洋地區連接亞太和中東,其中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對立嚴重,政治軍事對抗不斷。這些地區的相關國家,武器貿易量尤其是進口武器量增加,與其所在地區的國際政治的實際局勢變化較為吻合。局勢不穩定的國際熱點地區,往往也是武器系統大賣的地方。這是世界軍貿市場不變的規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