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專家為何會「大驚小怪」,因為中國核彈頭小型化取得重大突破
據外媒報道,2017年1月15日,中國測試了裝備有10個可獨立定位的分飛彈頭的東風-5C洲際彈道飛彈,與之前部署在東風-5B上的3個彈頭相比顯著增加。在飛彈數量一定的前提下,分飛彈頭數量的增加意味著中國核彈頭的數目會大幅增加,這對增強中國核反擊能力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軍事專家谷火平介紹,中國國防部近日對外媒報道中國試射東風-5C作出回應,發言人說:「作為原則,中國一貫奉行自衛防禦的國防政策。我們在境內按計劃進行科研試驗是正常的,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希望有關方面不要大驚小怪。」
究竟會有哪些「有關方面」會對中國進行飛彈發射試驗「大驚小怪」呢?不用說肯定是五角大樓,中國這一次試驗成功已經讓五角大樓軍事專家「十分緊張」。這是因為中國在很長一個階段內都沒能突破分導式多彈頭技術,這項技術的「瓶頸」在於核彈頭的小型化。而這次此次東風-5C洲際彈道飛彈能夠攜帶10枚分飛彈頭,說明中國已經突破了這個技術「瓶頸」,並且取得了重大突破。因為美國海軍裝備在戰略核潛艇上的「三叉戟Ⅱ」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其搭載分飛彈頭數量為才8個。而中國一下提高到10個分彈頭,據說還可以提高到12個,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美國媒體會為何如此關注。
據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近日發表文章,聲稱根據兩名五角大樓官員的消息,2017年1月早些時候,中國進行了一次洲際飛彈試射,五角大樓認為,這次試驗中測試了新的東風-5C飛彈,這枚飛彈攜帶了10個分導式彈頭,當時被法國專家誤認為是一次東風-41飛彈的分彈頭試驗。據稱,東風-5A飛彈的射程超過12000公里,射程足以覆蓋美國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