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小天使,所以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於是幫寶寶洗澡就成了頭等大事。
雖然我們每天都會幫小寶寶洗澡,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我們又知不知道呢?
其中一個很多父母都會忽略的問題就是洗澡的時間了,
如果在不合適的時間給寶寶洗澡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哦。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時候千萬不能幫寶寶洗澡的!
1、臨睡前
我們都知道在洗完澡之後體溫會升高,對小孩來說也是如此,
而想要獲得良好的睡眠只有在洗澡後體溫回復之後才可以獲得。
而且洗澡之後就睡覺會讓孩子帶著濕氣入睡,加大孩子生病機率。
因此為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最好選擇睡前兩個小時洗澡。
2、剛睡醒後
很多人都覺得剛睡醒之後洗個澡能讓自己更加清醒一些,
但是孩子剛睡醒就洗澡會消耗很大的能量,讓孩子上學時感到疲勞。
而且,剛睡醒的時候身體缺乏能量,
這個時候洗澡也有可能引發低血糖暈倒等有害身體健康的情況。
3、發燒時
孩子發燒時體質處於虛弱期,並不是完全不能洗澡,洗澡可以洗凈虛汗,也可以除菌等。
但長時間洗澡容易引發頭暈,嚴重會出現昏厥,因此不建議在發燒時洗澡,可以給孩子泡腳促進排汗。
如果一定需要洗澡,則要注意縮短洗澡時間、注意保暖、擦乾不要著涼。
4、剛運動完
當孩子玩得滿頭大汗後,一定要經過片刻休息再洗澡。
因為人體在運動時,血液循環會加速,流向肌肉和心臟本身的血液增加。
如果運動停止後立即洗澡,機體受熱水刺激,
會導致肌肉和皮膚的血管擴張,使流向肌肉和皮膚的血液進一步續增加,
導致其他器官供血量不足,尤其是造成心臟和腦部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
5、吃飽後和饑餓時
吃飽後人的消化系統開始工作,大量的血液在胃部運轉,其他器官血液相應減少。
這時候洗澡,皮膚和肌肉血流量增加,胃部沒有充分血液,
就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孩子的腸胃和營養吸收都不利。
人在飢餓時的血糖水平最低,無法保證洗澡時所消耗的熱量。
而熱水會造成全身血管擴張,引起腦供血不足,會造成孩子頭暈、目眩、甚至有昏倒的危險。
現在各位媽媽們知道小孩洗澡也是有很大講究了吧,
所以以後在給小孩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上面所說的這5種情況,切忌不能胡亂給小孩洗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