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直迷戀於隱身技術,重點發展隱身飛機,以F22,B2為代表的隱身戰機似乎成了統治天空的力量,這也讓反隱身技術成為重中之重。中國已經開發多款反隱身雷達,如今正在研究,應用上一項可以稱為「黑科技」的技術:量子技術!
F35A已經開始服役了
量子技術具有變革性的技術影響力,其應用除了大家了解較多的量子通信或量子計算機外,還有一個不怎麼被人談及的項目:量子雷達。2008年才首次有人提出其概念,2012年,美國製成第一部量子雷達,量子雷達沒有脫離傳統雷達探測方式的框架體系,區別就是,它利用量子,而不是雷達波來進行探測,實現目標有無的探測,信號的產生、調製和接收、檢測的對象均為單個量子,具有極高的靈敏度。
中國已發射了量子衛星
這是利用光子的量子特性來對目標進行成像,由於任何物體在接收到光子信號之後都會改變其量子特性,故能輕易探測到隱形飛機,才引起了各國的重視。一旦該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達到可以應用的水平,那麼意味著,美軍至今僅研發經費就超過千億美元的隱身技術研發投資都變成泡沫,隱身飛機不再有隱身的能力。
國產量子雷達試驗成功時發布的照片
中國在量子技術領域的水平相當高的,尤其是量子通信領域,這為研發量子雷達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畢竟量子雷達本質以量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前,有關中國的研發情況沒有什麼報道,直到2016年8月,才第一次在報道中宣布,中國首部基於單光子檢測的量子雷達系統研製成功,從公布的參與試驗人員的照片可知,測試工作可能在年初即開始,據稱:在多家協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不懈的努力,完成了量子探測機理、目標散射特性研究以及量子探測原理的實驗驗證,並且在外場完成真實大氣環境下目標探測試驗,獲得百公里級探測能力,探測靈敏度極大提高,指標均達到預期效果。
中國已研發出多種型號的反隱身雷達
僅將量子雷達視為反隱身雷達,其實片面了,相對於傳統雷達,它擁有的優勢太多了。由於作用原理的不同,它幾乎是無法干擾的,這是傳統雷達沒法比的,傳統雷達由於技術原理的限制,其探測距離相當有效,相比之下,量子雷達在探測距離上,據有非常大的優勢,幾倍,甚至幾十倍,同時在精度等方面也相當高。
目前僅美國就有十多個團隊在研究量子雷達的課題,只是各國的量子雷達基本處於原理樣機狀態,主要難點就是,可實現的探測距離有限,國外最遠也只有20公里,我們現在獲得百公里級探測能力顯然一下子走到了別人前面,也讓國外同行相當吃驚。
我們也有了自已的隱身戰機:殲20
當然了,量子雷達是一個新興技術領域,尚處於起步階段,客觀的說,中國僅僅處於技術先進水平,不能視為領先狀態,不可有自滿情緒,依然需努力。相信隨著研究的繼續深入,終有一天量子雷達技術將在中國全面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