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性別教育|男孩子、女孩子,我們都是好孩子

@ 2017-03-04

活動意圖

在遊戲和生活中我們發現男孩、女孩在興趣和愛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有明顯的性別傾向性。在「三八節」來臨之際,我們開展了教育活動《男孩子、女孩子,我們都是好孩子》教育活動,使幼兒在遊戲中,更好的認識自己、發現自己、認同自己、保護自己,形成健康的性別意識。

知識連結

性別是兒童最早掌握並用於對他人進行分類的社會範疇之一,兒童在很小的年齡就能夠使用性別標籤把人分為男人和女人。性別又是兒童自我概念的一個基本方面,2歲左右就表現出性別偏好和性別差異;3~4歲的兒童開始形成嚴格的性別角色意識;到5歲左右。兒童則開始把某些特定的個性特點與性別聯繫在一起。幼兒的性別概念主要包括三個成分:性別的認同、性別的穩定性和性別恆常性。

活動目標

1.了解男孩、女孩在外貌、衣著等方面的不同特徵。

2.建立性別認同,知道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3.認識男孩子女孩子標記,知道要按性別進入盥洗間等公共場所。

活動準備

男孩、女孩的圖片,粘貼在小筐上;

男孩、女孩的標記;

裙子、小辮花、發卡、短褲、玩具槍等男孩女孩的生活用品與遊戲玩具;

輕柔的鋼琴曲,鏡子;

請爸爸媽媽在班級微信群中錄一句喜愛寶貝的話。

活動過程

一、男孩、女孩看過來

1.出示男孩、女孩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今天有兩位小客人要和我們一起做遊戲,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仔細看一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觀察,發現不同,如:衣服的顏色、款式、外貌等。

2.認識不同的生活用品與遊戲玩具。

師:他們帶來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一起來看一看是什麼呢?

教師依次出示和裙子、小辮花、發卡、短褲、玩具槍等,幼兒討論生活用品的作用。

3.遊戲:猜猜這些用品是誰的?

師:我們來玩個的遊戲,請你們幫助他們分別將自己的物品放在自己的小筐里。

幼兒遊戲,並說一說為什麼這麼分。

二、男孩、女孩猜猜猜

1.遊戲:猜猜他是誰。

教師出示大鏡子和幼兒一起玩,師:穿著XX色衣服,XX色褲子,XX色鞋子,XX頭髮的小朋友是誰?

幼兒認真的傾聽,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同伴,並大膽的說出同伴的名字。

2.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

幼兒用簡短的語言介紹自己,如:我是女孩子,我穿著XX色裙子;我是女孩子,我有兩個小辮子等。

小結:大部分男孩子的頭髮剪得比簡短,女生可以扎辮子,男孩子夏天穿短褲,女生夏天穿裙子。

3.我們都是好孩子

教師播放爸爸媽媽在班級微信群中對孩子的錄音,幼兒傾聽。引導幼兒發現:男孩、女孩都很可愛,激發幼兒為自己是男孩或女孩感到高興。

三、男孩、女孩動起來

1.遊戲:快快排好隊。

師:請所有的女孩子在老師手掌前方站成一隊,請所有的男孩子在老師拳頭的前方站成一隊,比一比哪一隊站得又快又好。

2.貼標記

教師出示男孩女孩廁所的標記,請幼兒為自己的廁所貼上標記。

師:請你們看一看這兩張標記有什麼不一樣?你們在哪裡見過這樣的標記?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結:我們男孩女孩有很多不同,換衣服和上衛生間時分開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規定。從以前到現在,大家都在遵守這個規定。我們都要遵守這種規定,看清男、女標記再進入,千萬不要弄錯了。

活動延伸

安靜遊戲時和幼兒一起觀看《蠟筆小新》短片,對小新隨便脫褲子的行為進行討論。

與幼兒共同分享: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的,我們要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因為那是我們的隱私,隨便暴露自己的隱私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圖書區開展朗誦兒歌活動:

男孩女孩都可愛,

喜好不同不奇怪。

男孩勇敢女孩美,

一起成長樂開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