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6K戰略轟炸機,外號戰神,可以說是中國在轟-6中型轟炸機上魔改出來的,關於這款戰機的戰術性能,相關文章介紹的已經很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強大的巡航飛彈掛載能力,左右兩側機翼的六個重型掛架可掛載6枚重量達到2噸的AKD-20巡航飛彈。
空36師的轟-6K機群
轟-6K最大航程9000公里,作戰半徑4500公里可火力覆蓋美軍關島基地。是亞洲地區唯一的戰略轟炸機型號。它的存在,對駐紮在日本列島上的美軍基地來說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頭頂,此外,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隊所屬的轟-6H型轟炸機雖然航程,航電,掛彈量均不如轟-6K,但也是一款優秀的巡航飛彈發射平台,目前中國約有150架老式轟-6M和轟-6H和轟油-6,50架新式的轟-6K型號。若數據屬實,解放軍可集中數十架轟-6H和K型轟炸機跨海作戰,對日本和美軍基地進行精確的巡航飛彈飽和攻擊,以50架轟-6K為例,可同時出擊,多波次發射300枚AKD-20長劍巡航飛彈,美軍亞太基地基本上沒有漏網的。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大機群編隊發射巡航飛彈精確打擊戰術是我軍之前很少涉及的科目,以往都是三機小編隊多路突襲為主,一是當時中國遠程重型戰鬥機數量不足;二是老轟-6速度慢,突防能力差,集合大機群只能是送上門讓人家打,三機小編隊低空突襲可增加取勝機率,也不至於被一鍋端。
現在的情況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中國在吃透蘇-27技術的基礎上大量生產的殲-11,殲-11B以及開始量產的殲-11D,正是轟-6K機群苦苦等待的帶刀護衛。正如當年二戰時期隨著P-51「野馬」戰鬥機的出現,美軍B-17機群終於有了可全程護衛的戰鬥機,殲-11B和殲-11D的出現讓轟-6執行大編隊作戰成為可能。而且大家都看到,最近幾年中國海航和空軍轟炸機部隊在努力探索這種配套戰術。做i為純空優型重型戰鬥機,殲-11B在各方面都勝過日本的F-15J一頭。
近日,中國的這種戰術爆發出一種新的態勢,打破了之前4架,6架那種小家子氣的樣子,直接出動13架的編隊到日本宮古海峽上演了一出趙子龍兩進兩出大戰長坂坡的好戲。
3月2日當天上午至下午,中國1架「運-8」空中預警機、6架轟炸機、6架戰機共計13架軍機,從東海進入沖繩島與宮古島之間空域,並多次反覆飛越宮古海峽。上圖為日本飛機拍攝到的中國運-8編隊預警機圖片,之所以稱其為編隊預警機,就是因為該機前端的球首鼻內安裝的相控陣三坐標雷達,主要用來掃描前向120度範圍的目標,為機群編隊提供戰術預警和空中指揮,目標指示等,探測距離雖不及空警-500和空警-2000,但速度快可伴隨編隊行動是其最大特點。
此次行動出動的13架戰機,包括6架轟-6K,6架殲-11B和一架運-8預警機往返多次穿越宮古海峽,展開了遠海突擊、對空防禦的訓練。很明顯是進行了轟-6K發射巡航飛彈攻擊和殲-11B戰機護衛轟炸機編隊的訓練。未來,伴隨有運-8或運-9情報飛機和殲-11B護航戰鬥機的轟-6機群將成為對日,美基地實施突擊的主要作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