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藐視戰術重視 中國殺薩德有獨門秘笈!

@ 2017-03-03

美國在中國周邊加強部署反導系統,已經成為一種明顯趨勢,而「薩德入韓」也幾乎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

儘管各媒體都在熱議中國將會採取哪些反制措施來應對韓國,

但「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在討論各種政治、經濟手段的同時,更應該考慮的是軍事應對方式。

據共同社2月26日援引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道,解放軍火箭軍最近制定了針對日本、台灣飛彈防禦系統以及韓國計劃部署的「薩德」系統的高超聲速武器項目。

其實,對於「薩德」來說,中國若動用高超聲速武器,簡直就是「殺雞用牛刀」,因為在必要的時候,只要用中國獨創的反輻射彈道飛彈打掉「薩德」系統的X波段雷達,整個系統就會成瞎子。

(圖)任何防空反導系統,只要打掉其雷達,整個系統就成為了擺設

在大家的印象中,反輻射飛彈主要是機載空對空、空對地反輻射飛彈,以及部分艦載艦對艦、艦對空反輻射飛彈和地對空反輻射飛彈,而陸基彈道式反輻射飛彈則好像聞所未聞。

其實在2014年的第10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展出的B611系列彈道飛彈的最新改型B611MR,就是典型的反輻射彈道飛彈。

根據航天科工現場公布的資料稱,B611MR首次採用了「慣性/衛星定位+寬頻被動雷達尋的」復合制導,

大家都知道,慣性/衛星定位復合制導體制可使飛彈精確打擊敵方的指揮中心、倉庫、飛彈陣地、炮兵陣地和野戰機場等點狀或面狀目標,

而超寬頻帶被動雷達尋的技術的應用則可以使B611這種彈道飛彈獲得了打擊電磁類目標的能力,堪稱中國乃至世界首款反輻射彈道飛彈。

雖然B611的射程由於出口限制,僅有200公里左右,但對於擁有龐大彈道飛彈家族的中國來說,把反輻射技術應用到可覆蓋韓國全境的其他中程彈道飛彈型號上來說,沒有任何難度。

(圖)B611MR新型戰術彈道飛彈及其導引頭,具備反輻射能力

從技術上來說,對付具有一定機動能力的「薩德」系統雷達,中國的反輻射彈道飛彈還必須增加中制導和末制導,使其在末段變軌飛行,提高命中精度,

但這對已經擁有反航母彈道飛彈的中國來說,絲毫構不成技術障礙。

此外,如果中國的反輻射彈道飛彈裝備有附帶軟毀傷效果的特種彈頭的話(如非核電磁脈衝彈特種戰鬥部),

除了可以毀傷雷達外,還可對韓國、美韓聯軍的C4ISR系統和其它電子設備構成重大毀傷。

(圖)對於擁有完善打擊體系的中國來說,薩德本身並不算什麼,但其碰觸了中國的核心利益與戰略安全範圍

對「薩德」系統部署的位置來說,常規的艦載、機載反輻射飛彈不到100公里的作戰距離是束手無策的,

而反輻射彈道飛彈具有射程遠的優勢,可以對韓國這種小國家的任意地點實施攻擊。

此外,彈道飛彈飛行速度快,突防力強,一般的防空武器難以攔截,即使「薩德」本身就是先進的反導系統,

但對它的威脅也非常有限——畢竟在韓國目前僅計劃部署75枚「薩德」攔截彈。

戰時,即使「薩德」攔截彈的數量能夠有效補充,但是在中國陸基巡航飛彈、隱身戰鬥機、空射巡航飛彈、海基巡航飛彈的輔助打擊之下,

再輔以反輻射彈道飛彈的打擊,絕對能讓「薩德」束手無策。

(圖)對於中國龐大的彈道飛彈家族來說,隨便拉幾個出來都能給韓國的薩德帶來滅頂之災

公眾號ID:國科環宇

軍工領域最受歡迎的微信公眾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