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糖尿病,很多人都知道其典型表現就是「三多一少」的症狀,即口渴、多飲、多尿和消瘦。然而,據統計,有50%的糖尿病患者發病時始終沒有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小燕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隻會表現為一些糖尿病的伴發症狀或器官功能下降的症狀,由於這些症狀沒有針對性,因此很容易讓患者誤以為是其他疾病而忽視了高血糖的「到來」。
反複感染瘙癢要查查血糖
陳小燕介紹,糖尿病的症狀沒有特異性,常見的有皮膚及外陰瘙癢、視力下降、小便增多(尤其是夜尿多)、手腳麻(針刺樣的麻)、皮膚脫屑、心慌、頭暈(血糖高導致血粘稠度高及電解質不平衡)、失眠等,都有可能是高血糖的信號。以下是一些較常見的而又容易被忽視的症狀,尤其要留心。
皮膚瘙癢
40歲的劉先生近幾年來老是覺得皮膚瘙癢,還經常長瘡,看皮膚科治療了很長時間,但皮膚還是反複瘙癢,不見好轉,最後在一次醫生提醒下檢查了血糖,結果空腹血糖高達10以上。當身體的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瘙癢,特別是老年人,除了考慮是老年性及季節性皮膚瘙癢外,也要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視力改變
65歲的張叔平時看報要戴老花鏡,近一個月來視力突然「好轉」,不需要戴老花鏡都可以看報紙了。這時張叔女兒認為有不妥,讓張叔到醫院檢查血糖,竟高達20多。醫生告知張叔視力「好轉」是因為高血糖導致晶狀體發生變形,使得眼睛視力「變好了」。
齲齒「層出不窮」
55歲的蔡阿姨近幾年老是牙痛,看了好幾次口腔科都說是齲齒作祟,爛牙拔了一顆又一顆,但情況卻不見好轉,最後檢查了血糖,才發現難纏的爛牙是高血糖惹的禍。原來,糖尿病的反複感染可表現為多部位,如口腔、皮膚、泌尿系統、肺部等,其特點是反複發作,難以癒合,若出現這些情況,要考慮高血糖的問題。
外陰瘙癢
63歲的張大媽近一年來老是下陰瘙癢,張大媽以為年紀大了,是老年性的陰.道炎作祟,到社區醫院治療了半年卻不見好轉,遂到大醫院檢查,醫生讓張大媽查血糖,結果血糖也高得厲害。因此,如有頑固性外陰瘙癢,也應注意高血糖。
陳小燕提醒,女性糖友容易出現的症狀是陰.道感染,因為女性的尿路較短,陰.道與尿路隻有一牆之隔;而男性糖友容易出現頭暈、血管閉塞、失眠等症狀,尤其是吸菸的男性糖友,血管功能不好的症狀會更為突出。
專
家
提
醒
控製血糖要少喝肉湯
陳小燕表示,對於初診的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控製好血糖,可以首先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入手。
調整飲食順序和結構可改善餐後高血糖。「餐後血糖高跟飲食的順序和結構有很大關系,調整飲食可改善餐後血糖狀況,如調整飲食的總量或順序,可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後吃主食。」陳小燕指出,糖友還要盡量少喝湯,尤其是肉湯,因為湯裡面都是油脂,其營養都在湯渣裡面,湯喝多了會導致攝入脂肪過多。如果想喝湯又不影響血糖,可以把湯放在餐前1小時喝,並把湯上面的油脂去掉。
空腹血糖高要注意胰島功能衰退的可能,因此,如果空腹血糖高,則需要使用一些改善胰島功能的治療方案,如服用降糖藥等。陳小燕提醒,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對空腹血糖有影響,如有夜宵習慣的人群,或晚餐喝湯(因為湯可以使得血糖持續在高水平8~10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或主食吃太多、晚餐時間太遲等,也會影響第二天的空腹血糖。
控製血糖除了在飲食上下功夫外,適當運動也是很好的方法。陳小燕建議,糖友在餐後半小時到1小時內運動,短期運動可改善餐後血糖,長期運動對控製空腹血糖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