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 50 仙硬幣或值 2 萬?別高興得太早,因為事實是.....一定要知道,別再傻傻的問來問去啦!
e11
一枚1968年鑄印發行的大馬50仙硬幣,於2014年在新加坡拍賣,以6500新幣(約2萬令吉)成交。(網絡圖)
(詩巫27日訊)1968年的大馬50仙硬幣或許值2萬令吉?
別高興得太早,因為事實是:硬幣上的面值,就是其印在硬幣上的面值——只有50仙!
據報道,砂州集郵錢幣協會主席約翰吳(John Goh,譯名)指出,近期他的手機接獲海量電話,都是詢問相關硬幣的。
早前,有社媒流傳貼文,稱一枚1968年鑄印發行的大馬50仙硬幣,於2014年在新加坡拍賣,以6500新幣(約2萬令吉)成交。
有關貼文甚至呼籲大家留意家裡是否尚有1967年至1969年的硬幣,並暗示大家不要「走寶」。
然而,約翰吳表示,相關貼文並不完全準確,因為這個被高價拍賣的大馬50仙硬幣,是世界上唯一被分類為「Graving-65」的硬幣。
「相關硬幣屬於『錯體硬幣』,其邊沿沒保險紋,這也就是為什麼它能以非常高的價格拍賣,但實際上,
很多人家裡還留有的硬幣,都很普遍,也沒有相關特徵。」
舊硬幣仍在砂沙銀行流通
吳先生透露,砂拉越與沙巴的銀行仍有大量於1967年至1969年鑄印發行的50仙硬幣,這是因為運輸需要負擔昂貴成本,
以致這些銀行並沒打算將它們歸還給位於吉隆坡的國家銀行。
「這些舊硬幣仍可在這兩個州使用,就在上星期,一家銀行甚至致電給我,詢問我是否有意購買他們的500枚50仙硬幣。」
接大量電話要賣硬幣
吳先生指出,社媒流傳的貼文,並沒有詳細透露被高價拍賣的硬幣,是基於什麼特徵而被硬幣收藏者收購。
「有關貼文卻讓一眾網民瘋狂,紛紛以為自己擁有的1967年至1969年硬幣,一樣可以高價拍賣,
紛紛致電想賣掉他們的硬幣,同時也詢問是否可以新加坡的拍賣價格出售。」
他表示,當上星期他從吉隆坡返回砂州時啟動手機,竟發現手機內有超過500條未接來電提示、
WhatsApp 消息及短訊,甚至使到他的手機當機。
直到昨日,吳先生仍接到類似電話,包括來自新加坡的收藏者。
他促大家先了解有關「錯體硬幣」的解釋,因為相關知識並沒有被廣泛分享,這也就是為何人們至今仍在尋找他,向他查詢。
他指出,該會將於下個月3日至5日,於當地的巨人霸級市場(Giant)舉行硬幣、紙幣及郵票展覽會,
他估計屆時仍有許多收藏者會針對此事,向他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