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經濟不理想,繼續大規模裁員,裁員領域主要集中在……即將失業的馬勞們,會回來馬來西亞嗎?
More
裁員企業主要集中在岸外海事業和石油能源諮詢服務領域
設有工會企業去年的裁員人數,與前年相比劇增100%,達4738個。與此同時,也有更多設工會企業減少雇員工作日。
全國職工總會提供給本地聯合早報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88家有工會的企業裁員,一共裁退了4738名員工。
2015年則有48家企業裁退了2361人。
12家企業減少工作日
約1500家設工會企業中,有12家每周減少工作日一兩天,受影響的員工多達2681個。
前年則有2098名受僱於九家設工會企業的員工,減少了工作日。
職總助理秘書長詹惠鳳透露,設工會企業的裁員活動主要集中在岸外海事業和石油能源諮詢服務領域,
其他裁員的設工會企業包括化學公司、銀行和鄉村俱樂部。
她說:「企業最常把裁員歸咎於業績不理想,當中不少之前已經嘗試重組業務,但還是不能扭轉劣勢。
有些因此決定撤離新加坡,到其他地方運作,有些則不得不結束營業。」
詹惠鳳坦言,留強汰弱是經濟轉型時難以避免的現象,更關鍵的是「流失一些工作,可從難以持續的領域釋放一些人手,
以投入條件更好的崗位。」
人力部不久前發表的預估數據顯示,去年整體預計有1萬6600名員工被裁退,比前一年的1萬3440人來得高。
數據也顯示,被裁和遭提早解約的冗員人數從前年的1萬5580名攀至去年的1萬9000名,
其中服務業的冗員人數從2015年的8510個增至去年的1萬零800。
詹惠鳳說,設工會企業的裁員人數一般占整體裁員人數的40%至50%之間,由於服務業中設工會的企業相對較少,
如果更多來自服務業的員工被裁,那意味著設工會企業裁員人數的占比就會更低。
她說,許多企業貫徹春節前不裁員的做法,下來恐怕仍有企業會裁退員工。儘管估計今年的裁員人數會保持平穩,
她擔心接下來重新僱傭年長員工的情況會受影響。
她解釋,企業欲削減人手時,一般是先不更新外籍雇員的各類型工作準證,接著預計會考慮不重新雇用達退休年齡的員工。
然而,重新受僱年齡頂限今年7月從65歲上調到67歲,她擔心落實這項政策會遭遇更大挑戰。
詹惠鳳再次呼籲有意裁員的企業儘早通知工會,讓工會能更好地為員工配對工作,或推薦和安排技能培訓課程。
裕廊鄉村俱樂部裁退100多名員工
裕廊鄉村俱樂部的原址因興建新加坡—吉隆坡高鐵新加坡終站,被政府徵用,俱樂部結束營業和裁退100多名員工。
俱樂部與工會配合,制定了合理的裁員福利配套。
蘇迪曼(Sudirman Mohamed,39歲)在裕廊鄉村俱樂部的高爾夫球部門工作了14年。
他被裁退後,以1500元的培訓津貼完成駕駛課程,也受訓以提高對高爾夫球的認識,目前任職於新加坡島嶼鄉村俱樂部。
蘇迪曼說:「考駕照是以備不時之需,必要時往物流等行業發展。被裁者應積極為轉行和應對新挑戰做好準備。」
相關閱讀:
新加坡失業者的自述:裁員成為了我人生的轉機
新加坡出了條新政策,重創新加坡賭場
但是裁員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阿迪原是一名電子工程師,他在第二次被裁退後,轉行當全職房地產經紀,將危機化成轉機,不僅事業有成,還多出時間陪伴家人。
雖然在七年內經歷兩次裁員,但電子工程師沒有氣餒,反而鼓起勇氣投身房地產業,成功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他遞了近30封求職信,但幾乎沒有迴音,少數的回覆卻要求他大幅度減薪,讓他難以接受。
幸好,他在第二次被裁前,已兼職當房地產經紀,利用工余所有空檔安排別人看房子,努力賺錢。
裁員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他不顧家人反對,全職加入房地產業。他付出的勤奮和努力沒有白費,在2015年, 他就賺進超過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