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副總理帶著11個部長去了中國!勸美國千萬別反華!

@ 2017-02-26

這一兩年,國際局勢可謂是撲朔迷離,這真是苦了對外交十分依賴的新加坡。

美國總統大選之前,李顯龍總理連訪美國。結果川普贏了,還「指責」新加坡搶了美國人的飯碗,剛一上台就廢了新加坡力推的TPP,真可謂是給新加坡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9輛裝甲車被扣香港,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要回來,這也是著實讓新加坡感到意外,雖然香港的最後調查結論說的很美好。觀察者猜測,在這大的世界格局之下,新加坡已經在重新站邊了。

最近,從新加坡領導們講話,各大媒體的報道中,或許也能看出新加坡的一些重新定位策略。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18日在德國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敦促中美在美國迎來新政府之際,闡明兩國對亞洲外交政策的總體目標,稱這麼做可提供清晰和可接受的共同規則,從而形成新的秩序。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報道,黃永宏在會上描述3種情形說,如果美國的外交政策實際上以「反華」為主,許多東南亞和亞洲國家未來「恐怕會感到沮喪」。如果中國所做的努力被視為取代美國作為駐太平洋強國的途徑,那各國實際上就需要選邊,以致處於輸或贏的局面。如果美中的外交政策是以交易為基礎,那麼就會形成貿易甚至是安全集團。

新加坡《海峽時報》評論說,如果中美那麼做,意味著美國將通過提供安全保護傘,換取貿易和商業好處。或者中國在涉及安全問題時,可能與要求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家做交易。

據《海峽時報》報道,對於美國,黃永宏稱,美軍在太平洋的影響力和存在是毋庸置疑的,這種軍事力量雖然不可或缺,但不足以支撐亞洲的持續穩定和進步。他質疑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下,美國繼續在亞洲存在和施展影響力的合法性基礎何在?

而對於中國,黃永宏呼籲中國闡述包容性的亞洲和世界願景。18日晚在會見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時,他說,新加坡相信穩定、繁榮和成功的中國對新加坡和區域都有利。

香港《亞洲時報》曾評論新加坡在中美之間走鋼絲,玩著微妙的平衡遊戲。該報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去年在澳大利亞的演講很好地概括了這個國家的平衡戰略。他稱讚華盛頓過去40年為維持亞洲穩定和繁榮的貢獻,同時表示樂見新加坡和中國未來開展更多合作。

該報認為,短期內新加坡將繼續堅持其地緣政治箴言——中國必須被平衡,而這隻有美國才能做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