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擁抱孩子
擁抱能帶給人安全感,同時也是溝通的最佳方式之一。
對於小寶寶來講,充足的擁抱可以讓他心理更健康、更自信。
不會因為幼年時的「皮膚饑餓」而導致內心缺乏安全感。
對於稍大點的孩子,父母每天至少應給孩子三個擁抱,給予他肯定和溫暖。
2、不要動不動就大吼大叫
你是不是也很討厭沖你大吼大叫的父母?
幼年時讓你想逃、沒有安全感,青春期讓你厭煩。
經常大吼大叫教育孩子的父母是最失敗的,脾氣雖然得到了一時的發洩,卻給孩子留下了終生陰影。
3、學會傾聽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煩惱。
每一個看似細微的煩惱,都可能影響到他們對人生的選擇。
在孩子童年時期,家長就要學會傾聽,讓孩子養成遇到煩惱找家長傾訴的習慣。
方便家長瞭解孩子,及時給出正確的建議和指導。
4、允許孩子失敗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但人總有失誤的孩子。
當孩子犯錯、成績下跌時,家長不要一味指責。
而是告訴孩子,每個人都避免不了失敗,重要的是能夠從中吸取教訓,敢於重新開始。
5、尊重孩子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並不是誰生命的延續。
作為家長,不要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請尊重孩子的興趣及想法。
不要總以高高在上的語氣去命令孩子,平時做事可以多詢問孩子的意見。
讓他明白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麼? 快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