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對待小偷也太不人道了吧?竟然大庭廣眾下。。。無言了!

@ 2017-02-25

小偷被抓之後,這樣對待他們合理嗎?

遇上竊賊,誰心裡都會很窩火,然而如何對待小偷,卻有千差萬別。國內小偷遭不公對待,比如毆打、示眾、侮辱等情況屢有發生。但這樣真的對嗎?對待小偷,應該窮凶極惡,以暴制暴,還是理性訴諸法律,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問題。圖為2015年,浙江台州,女小偷被抓遊街,全身被扒光背後還被寫上「我是小偷」的幾個大字。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小偷之所以遭暴力對待,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小偷常有,而被當眾抓住的很少,很多竊賊,常常得以逍遙法外,而一旦被抓住,民眾便懷著「殺雞儆猴」的心理,將所有怨恨,撒在某一個被抓住的人身上,使得暴力屢屢發生。圖為2014年4月,廣西恭城,趕圩群眾將兩名偷狗賊攔下,暴打一頓,將兩人乘坐的小車砸壞,隨後憤怒的村民讓偷狗賊抱著3條死狗示眾。視覺中國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另一方面,「示眾羞辱」這病症在中國歷史悠久,在給人施加刑罰的同時,還要拉來示眾,追求的「懲戒收效的最大化」。這也是類似情況屢屢發生的文化根基。圖為深圳一被疑行竊的打工妹被掛牌示眾。王維宣/視覺中國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民間越位「執法」「示眾羞辱」已經侵犯了他人的權利。圖為福建廈門,一個自行車偷竊者脖子上掛著他偷來的單車正在示眾,周圍站著三名抓他的保安以及幾十個圍觀的小區居民。黃少毅/視覺中國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而就算是有執法權力的部門也不可無視公民的尊嚴,給小偷掛牌示眾、示眾執法也不可取。圖為2002年,在浙江溫州黃嶼村,一名外地女青年因偷摘橘子,被桔農綁在電線桿上示眾,之後被派出所駐村協警解下來,但雙手仍被長布條所縛,一頭還牽在一村民手中。聽了圍觀群眾「綁人會違法」的勸告之後,該村民才很不情願地鬆開了手。視覺中國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圖為2017年2月,在山東濟南芙蓉街上,一店主將小偷的多張照片掛在大門口示眾,吸引眾多遊客的眼球。周亮/視覺中國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而暴力對待小偷的另一邊,也有人帶著理性和體諒的心對待小偷。圖為2015年冬天,貴州畢節,店主熊梅被盜走鞋子20餘雙,價值1000餘元。在看到小偷留在店裡的涼拖鞋後,想到小偷可能也是可憐人,不但沒有報案,還作詩一首相贈,望其能改邪歸正,重新做人。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2015年,加拿大一對夫婦家中被盜他們不生氣反而要酬謝小偷,這對夫婦稱,這些小偷偷東西肯定也是因為要養活家人。這對夫婦希望給偷了他們家的盜賊報酬,以換回被偷走的照片,並在自家玻璃上貼出了一張綠色的告示。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2016年,江蘇邳州的阿濤(化名)連盜多家別墅,不僅在被盜居民家中做飯睡覺,還拍圖發到朋友圈「炫富」。臨走時,他還順走看了一半的《資治通鑑》。在得知了阿濤家裡生活困難後,失主謝先生不僅沒有要求賠償,反而將一萬元現金交到了阿濤家人手中。他說,阿濤像是《悲慘世界》里的冉阿讓,而自己則要做書中那個樂善好施的牧師。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2014年12月,溫州龍灣區民增禪寺,小偷寺廟裡偷米油鹽,被派出所抓獲後,將剩餘部分油鹽、大米等贓物歸還。而寺廟住持對民警表示感謝:「謝謝你們,不過這些東西都是善心的香客贈送的,那個人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給他。」不過楊某暫時用不到了,他已被龍灣公安依法刑拘。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2016年,大家都被這條關於偷盜的新聞打動。六一前一天,家住南京的女子劉金霞為了給患有腎病綜合症的女兒補充一點營養,和送一份兒童節禮物,到超市偷了一些雜糧,1個雞腿,還有一本兒童讀物。被抓後,民警問「為什麼不偷多一點雞腿呢?」,她說「我就是為了孩子,不是自己吃。」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劉金霞所偷超市的營業員並沒有將其逮住示眾,而是報了警,等警察來弄清楚了原委。劉金霞的故事感動了民警和網友,媒體報道後,很多人為孩子捐款捐物。而超市的營業員,不僅沒有私下「執法」,更在後來為劉金霞澄清其並不是慣偷。 (來自:騰訊圖片綜合)

小偷被抓後,如何處置,關乎風氣,關乎法治,關於人性。訴諸法律維護權益絕不手軟,但無論如何,以過激的方式暴力對待,以奇葩的方式侮辱小偷,都是不可取的。你的看法呢?圖為2003年10月,深圳一中年女子超市偷了4條魚和幾瓶酸奶,被保安罰當街示眾。張國防/視覺中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