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0年代,蘇聯建立反航母作戰體系的時候,首先就是要建立起一套海洋監控衛星系統,我國同樣如此,唯一的區別就是蘇聯的衛星系統不合格,而在我國衛星監控面前,美軍航母就是澡盆里的玩具鴨子。
在2011年的時候,美國世界安全研究所」的一份報告稱,在2008年,我國對特定目標的監控時間是一天3個小時,而到了2010年,我國對特定目標的監控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天6個小時。到2012年以後,中美衛星監控能力將會持平。
而在2000年以前,我國甚至都不具備實時的監控能力,2005年,實踐7號電子偵察衛星的發射成為了解放軍現代化的標誌,因為,實踐7號衛星擁有了從數百公里外軌道清晰的取得地面目標圖像的能力,我軍可以通過實時快速定位對方的衛星系統,遠程發射飛彈解決問題。
現在,我國已經發射上百顆衛星,其中包括軍用,民用和軍民兩用衛星。其中的北斗導航系列衛星,監控海洋和氣象的風雲2號衛星,解析度達到1米的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分三號。屬於第二代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的遙感10號衛星。
遙感9號系列海洋監控衛星….這數十顆衛星構成了,中國對海洋的嚴密艱苦,特別是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可以全天侯、全天時監視監測全球海洋。
再配合先進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和東風21和東風26兩款中程反艦彈道飛彈,實際上在4000公里之內的航母戰鬥群,在我軍指揮部大螢幕上,就是一個實時都在觀看其各自活動的真人秀表演。
如果想進行打擊,恐怕就和在公園遊樂區的一種很受歡迎的遊戲一樣,用一種很有勁的水槍打盆子裡的塑料小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