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5日電 近日,世界銀行報告發布了全球各個國家的GDP數據,顯示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量達74萬億美元。其中,總量排名第一的美國占比24.32%;排名第二為中國,總量占比14.84%;排第三、第四的分別是日本、德國,各占比5.91%、4.54%。
世界銀行報告統計的全球各國GDP占比 來源:Howmuch.net
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國家(括號內為該國GDP總量):
1、美國(18.03萬億美元)
2、中國(11萬億美元)
3、日本(4.38萬億美元)
4、德國(3.36萬億美元)
5、英國(2.86萬億美元)
6、法國(2.42萬億美元)
7、印度(2.09萬億美元)
8、義大利(1.82萬億美元)
9、巴西(1.77萬億美元)
10、加拿大(1.55萬億美元)
據世界銀行報告稱,美國的GDP總量大致相當於排名第3位至第10位國家(即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印度,義大利,巴西和加拿大)的GDP總量之和。雖然從圖表中看,美國GDP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但從各大洲的排名看,當前亞洲正開始處於領先地位。該區域在圖中以黃色表示,占全球GDP的33.84%。此外,北美GDP占比27.95%,歐洲則為21.37%。這三大洲占世界經濟活動的約83%。
亞洲GDP排名前十的國家(據世界銀行排名):
2、中國(11萬億美元)
3、日本(4.38萬億美元)
7、印度(2.09萬億美元)
11、韓國(1.38萬億美元)
13、俄羅斯(1.33萬億美元)
16、印度尼西亞(8 619億美元)
18、土耳其(7179億美元)
20、沙烏地阿拉伯(6 640億美元)
26、伊朗(4 253億美元)
27、泰國(3 951億美元)
報告顯示,亞洲的經濟重心在東部,中國、日本和韓國的GDP總量之和幾乎與美國相當。
歐洲GDP排名前十的國家(據世界銀行排名):
4、德國(3.36萬億美元)
5、英國(2.85萬億美元)
6、法國(2.42萬億美元)
8、義大利(1.82萬億美元)
14、西班牙(1.2萬億美元)
17、荷蘭(7,030億美元)
19、瑞士(6 670.8億美元)
22、瑞典(4 956億美元)
24、波蘭(4 771億美元)
25、比利時(4551億美元)
報告顯示,英國是歐洲第二大經濟強國,該國GDP反映了退歐所產生的主要經濟影響。
美洲GDP排名前十的國家(據世界銀行排名):
1、美國(18.04萬億美元)
9、巴西(1.77萬億美元)
10、加拿大(1.55萬億美元)
15、墨西哥(1.14萬億美元)
21、阿根廷(5 832億美元)
39、哥倫比亞(2,921億美元)
42、智利(2 408億美元)
48、秘魯(1 891億美元)
58、波多黎各(1031億美元)
61、厄瓜多(1 002億美元)
報告分析稱,巴西是支撐南美洲經濟的重要國家,但該國的GDP總量不到美國GDP的十分之一。此外,南美洲和非洲當前依然未能在全球經濟中占據更多比重。南美洲四大經濟體,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的GDP之和只占全球GDP的4%,而非洲三大國家,南非、埃及和奈及利亞的GDP之和只占1.5%。(中新經緯APP)
截至2016年10月,中國的GDP排名穩居第二,蟬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馬來西亞第34。
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人均的GDP排行;以下根據專業數據統計出的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馬來西亞第66位,人均GDP9546美元;
中國排名第74位,人均GDP8261美元;
人均8261美元是什麼水平呢;
參照了世界銀行的分類標準,按人均GDP,世界銀行對各國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分組:
低於1045美元:低收入國家;
1045~4125美元:中等偏下收入國家;
4126~12735美元: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高於12736美元:高收入國家;
我們處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摘選重點國家和地區數據如下:
中國澳門:$67013
美國:$57924
中國香港:$42963
日本:$37304
韓國:$27633
中國台灣:$22044
俄羅斯:$8838
備註: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美元):國內生產總值除以年中人口就是人均GDP。GDP為所有居住生產者在經濟上的總增加值金額加上所有的產品稅,再減去所有不屬於產品價值的補貼的總和。計算時,未扣除製造資產折舊金額或自然資源的消耗與枯竭產生的金額。通常用美元/人的貨幣形式表示。可用過先將國際貨幣形式的GDP轉化成美元,然後除以總人口得來。
編者英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