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美國這麼干,原來背後真相這麼驚人

@ 2017-02-25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霸主,美元是世界貨幣。而美元雖然和石油已經脫鉤,但是美元依然還是被全球60%資金所涵蓋的石油結算所支撐的。

2014年6月國際油價暴跌後,全球主要原油生產大國不顧油價下跌依然選擇增產。就在2016年9月石油大會後,OPEC「痛改前非」帶頭減產,,但只有美國在拚命增產。這背後有著怎樣的秘密?

原油歷史價格走勢

第一階段:1960-2000年

期間經歷了中東戰爭、伊斯蘭戰爭、兩伊戰爭、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等眾多圍繞著石油的戰爭。但此時的國際油價依然相對較低。而在此期間美國在和蘇聯的霸權爭奪中贏得了勝利,美國也多次參與到石油戰爭中。這個時期的美國還是控制原油生產大國沙特來左右原油的生產和價格波動。

第二階段:2000-2008年7月

這幾年是原油發展的黃金年,國際原油價格從10美元一路飆升到147美元歷史最高點。而美國在這幾年中石油大國地位愈加凸顯,特別是2000-2010十年是美國頁岩油發展的黃金10年。而在此期間美國頁岩氣占美國天然氣的總產量由最初的1.6%急速攀升到23.1%,美國從而實現了原油的自給自足。也是在此期間,沙特和美國的關係不似從前,開始產生各種摩擦。

第三階段:2008-2014年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世界經濟慘遭屠戮,國際油價呈現「雪崩之勢」從147美元歷史最高點跌至2004年以來的新低33美元。2008年年底爆發大規模的巴以衝突,加上金融危機後的刺激政策,國際油價又引來了一輪連續的上漲。美國此階段頁岩油生產量有所降低。

第四階段:2014年-至今

2014年6月OPEC和美國頁岩油之間爆發了一場價格戰,為了捍衛OPEC的利益,沙特為代表的中東國家通過增加產量,致使油價大幅下挫,甚至刷新了2009年的低點。

時間到了2015年下半年,主要產油國開始商議減產以確保利益不受損,一系列的艱苦磋商後,減產協議終於達成,油價也在2016年初開始回暖。

隨著油價的回暖,美國頁岩油開始重返市場,油價的反彈之路也再次受到阻礙。

美國原油重返市場的真相

美國對石油的控制是其對全球經濟大的控制和掠奪的基礎保障,因此美國對石油控制的淵源還是很深的。因此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全球的經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