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好朋友烏克蘭,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美女以及各種售華軍事裝備了。
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大量的軍備遺產,其中兵力達到70多萬,其中包括78萬名現役軍人,6500輛坦克,7150輛裝甲車、1500架飛機,350艘軍艦,1272枚洲際飛彈核彈頭,2500枚戰術核武器等等遺產。
可剛解體的烏克蘭政府一直處於負債中,經濟又一塌糊塗,日子過的也是苦巴巴,根本沒有多餘的財政來養軍和維護龐大裝備,所以逼於無奈的烏政府不得不靠出售蘇聯留下來的武器裝備來還債。
而在這場饕殄盛宴中,中國就是這其中最大的買家,揮舞著手中的鈔票,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做有錢任性!
在這大量的軍事裝備購進中,其中有三個從烏克蘭購買的寶貝,給中國可是幫了大忙,甚至是用錢都無法來衡量其價值。
這三件寶貝是什麼?
那就是瓦良格號航母、雪龍號極地調查船和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
瓦良格號航母
不用說,相信大家對它應該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遼寧艦編隊
80年代中後期,瓦良格號於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完成度68%。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號,於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
2005年4月26日,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建造改進。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製造,及將其用於科研、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給中國人百年航母夢畫上一個暫時的句號。
遼寧艦目前是中國唯一一艘航空母艦,與此同時中國還在按照遼寧艦製造自己的航空母艦。烏克蘭可謂是對中國航母發展可謂幫助巨大。
青海湖號補給艦
中國海軍第一艘功能較為齊全也是目前噸位最大的綜合補給艦,青海湖號補給艦同樣也是來自於烏克蘭。
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
青海湖號補給艦是中國海軍885號遠洋補給艦名為"青海湖",屬"南倉"級。是我國製造的第二代補給艦 ,也是我國海軍目前最大的遠洋補給艦,艦長188.9米,寬25.33米,吃水10.41米.滿載排水量37000噸,人員編制125人。
"青海湖"艦原本是烏克蘭製造的一艘油船.後改成補給艦.但僅僅只建造了軀殼便停工了,該艦接回國內後.經我大連造船廠改裝續建才得以完成,1996年6月交付部隊使用,至今21年差一點,期間,"青海湖"艦多次執行軍內重大演習和武器試驗等任務,為我國海軍探索綜合補給艦的聯合運用以及下一代補給艦的建造,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平台。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
中國現有的唯一一艘能在極地海區飛行的破冰船,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原為蘇聯解體前準備建造的供給北冰洋地區一個運輸公司使用的8條同型破冰船之一。前蘇聯解體後,因為這條船是在烏克蘭赫爾松船廠於1993年建造的,沒有辦法再繼續造下去,這時中國看準時機,以1750萬美元低價購得,船廠按照中國的需求於1993年3月25日改造完工。該船耐寒,能以1.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含0.2米雪),技術性能先進,屬國際領先水平。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自交付中國,並於1994年10月首次執行南極科考和物資補給運輸任務,已先後31次赴南極,6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足跡遍布五大洋,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同時也為中國在南北極科考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麼多年過去了,中烏兩國因軍事交流而建立起來的友誼並沒有因為時間而被消磨,反而變得更加親密。雖然我國目前的軍事力量已經逐漸縮小了已開發國家的差距,烏克蘭的好東西也大多已經賣完,但是我們依然與烏克蘭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以及軍事合作。畢竟只有多多吸取別國科技的精華,才能不斷加快自身的發展,增強自身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