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是辛苦的,特別是對於那些一天到晚不停鬧騰的孩子真的讓爸媽每天很累,我們也許都想讓孩子安靜點,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過於文靜、安靜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可能預示著大病將要到來,如果寶寶特別的安靜,躺在那裡一天也不鬧,也很少活動,那麼一定要對比一下同齡人的寶寶,是不是動作語言和認知發育的比較落後,另外是還要注意三種疾病。
1.先天性甲低,即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CH),是兒童時期常見的智殘性疾病,早期無明顯表現,一旦出現症狀,是不可逆的,又稱呆小病,此病遲發現對兒童智力發育影響很大,此病可導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醫學上一般認為如果在2個月內發現,及時治療,終身服藥,智力基本正常。大於10個月發現、治療的,智商只能達到正常的80%,大於2歲發現的,智力落後不可逆。先天性甲低發病率大約是五千分之一。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臨床表現為智力遲鈍、生長發育遲緩及基礎代謝低下。
2.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症狀。
3、嚴重營養不良的孩子。有一些因患有敗血症等嚴重感染性疾病的孩子,也會有「乖過頭」的表現,父母應特別留意並及時送孩子就醫。
另外,寶寶還有一些小細節,也預示著可能有大病產生,父母們要早發現、早治療:
1,頭總偏向一邊。寶寶可能為斜頸。這種損傷可發生在子宮內或出生時如臀位和難產等。此外,某些中樞神經系統異常或周圍神經病變也可引起一側頸肌張力增高,出現斜頸。早期糾正效果較好。
2、手攥得很緊。出生時,絕大多數新生兒兩手是握拳的,從第2、3個月起,多數情況下寶寶的手應是張開的。如果此時寶寶的手攥得很緊,尤其是大拇指內扣握拳,手指較僵硬,可能有神經系統異常,應到醫療機構進行系統檢查。
3、眼睛不會盯著看。2~3個月時對光線刺激無防禦性(皺眉、閉眼、肢體活動等);3~4個月時不能隨眼前移動的較大物體移動眼球或頭部、對周圍目標不盯著看,寶寶可能有視力異常,應儘早就醫。
4、對大聲或突然的噪音沒有反應。很可能有聽力障礙,應及時就醫。
5、嗓子發特殊聲音。當吸氣時發出低調、短促的尖聲,稱為喉鳴。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感染、過敏會引起喉鳴。如寶寶每次呼吸時都出現喉鳴,並伴有呼吸次數加快(2個月內超過60次/分鐘,2~12個月超過50次/分鐘)或呼吸費力,可能為嚴重肺炎,應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