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文明世界!特朗普自認為正在打一場殊死的戰爭

@ 2017-02-24

作者|牛彈琴

(一)

禁穆令,讓特朗普威信掃地,政府內有人反對,大街上有人抗議,兩級法官更是公然否決……

明知道有爭議,特朗普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僅僅是為了兌現競選承諾?

未必!說特朗普言出必踐、說到做到,其實也是誇張。

他的很多競選承諾,其實也沒有兌現。比如,他曾宣稱要解散北約,他曾說要請金正恩吃漢堡,他還說要把希拉蕊關進監獄……

這些都不會兌現。

一個很重要的解釋,就是特朗普自認為正在進行著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用他的話說,就要保衛(甚至是拯救)文明世界。

這兩天讀《金融時報》,英國專欄作者拉赫曼在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了幾個意味深長的細節:

1、特朗普核心團隊,即特朗普本人,以及他左膀右臂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和他的首席策略師班農,都認為,美國正在捲入一場拯救西方文明的鬥爭之中。

2、因為與俄羅斯大使的密談,弗林辭職了。但他在最近出版的《戰場:我們如何贏得同激進伊斯蘭及其盟友的全球戰爭》一書中,曾這樣說:「我們正處在一場世界大戰中,對抗罪惡人群自居救世主的大規模運動。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受到了激進伊斯蘭這種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煽動。」

3、2014年,在梵蒂岡一個論壇上,班農說得更加直率:西方「正處於一場針對伊斯蘭法西斯的全球戰爭的開始階段」。班農是誰?他被認為是特朗普的靈魂伴侶、隱形總統,《時代周刊》封面將他定義為「偉大的操縱者」。

4、從這個角度,或許就可以理解:以前的美國總統,譬如里根和甘迺迪,一直都發誓美國要保衛「自由世界」;但特朗普的就職演說,則發誓要保衛「文明世界」。一詞之差,含義深刻。

5、至於對默克爾的批評,主要也是特朗普看不慣她敞開大門,允許逾100萬以穆斯林為主的難民進入德國。在一些美國人看來,這是默克爾對西方文明的反叛,特朗普更直接指責這是一個「災難性」錯誤。

6、按照拉赫曼的分析,一旦把西方看成「猶太教-基督教文明」的同義詞,普京看起來就更像朋友而不是敵人,俄羅斯畢竟是基督教(東正教)世界的一員,普京對車臣伊斯蘭極端勢力更是採取了鐵血政策。

(二)

從這個角度,也就可以理解,特朗普為什麼一上台,就將矛頭對準了「伊斯蘭國」。

比如,他在就職演講中這樣說:文明世界的國家會團結起來,以抵禦激進的伊斯蘭恐怖主義,我們會把他們從地球表面全部清除。

所以,他對伊斯蘭極端勢力,採取了比歐巴馬更強硬的軍事政策;

所以,他對七個穆斯林國家,乾脆直接了當拒絕所有公民進入;

所以,他對伊斯蘭世界的重要國家伊朗,更打算推翻核協議。

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有些做法違反國際道義,但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特朗普不加掩飾地對伊斯蘭激進勢力的反感,乃至他對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強烈危機意識,他擔心西方世界正在失去抵抗力。

尤其明顯的一點,以白人為主的西方世界,人口已處於停滯狀態,但穆斯林世界人口仍在爆炸性增長,越來越多的穆斯林移居西方世界,一些社區正在穆斯林化。

在特朗普看來,西方正與激進伊斯蘭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美國當前最主要的敵人,不是俄羅斯,中國可能也算不上,而是這種宗教極端勢力。

儘管他的禁穆令得到了整個西方世界的抨擊,但這種對激進伊斯蘭的恐懼,以及對穆斯林世界的強烈疑慮,卻必然會延續下來。

按照《金融時報》的說法,在法國,支持率大增的極右翼的國民陣線的領導人馬琳•勒龐,最近就提出:「華盛頓、巴黎和莫斯科必須建立反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戰略聯盟……讓我們停止爭吵和不必要的爭論,威脅之大,迫使我們快速、齊心協力地行動。」

即使是中右翼的法國大選候選人菲永,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名為《征服伊斯蘭極權主義》的書中也警告:「我們正處於一場戰爭當中,對抗一個既不知道疲倦,也不知道停戰的敵人。」

這個敵人對西方構成了致命的威脅,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俄羅斯,都遭遇了慘烈的恐怖襲擊,當然這個名單還可以開得更長,包括了中國。

這將是一次殊死的搏鬥,禁穆令不過是一個插曲,即便遭到否決,特朗普肯定還會發起新的衝鋒。而且,儘管美國主流輿論反對禁穆令,但一個意味深長的事實是,還有40%的美國人支持禁穆令。

在特朗普和追隨者看來,再不採取強硬措施,文明世界已危在旦夕。儘管他的一些舉措,也被人指責是種族主義行為,事實上,激進伊斯蘭,畢竟只是極少數。

這將是一場新的百年戰爭,甚至不排除特朗普在衝動之下,號召發動新的類似十字軍的遠征,這勢必又刺激穆斯林世界,使對抗更加慘烈。

對中國來說,特朗普發起的這場衝鋒,將極大改變世界的格局,想像一下,一邊是穆斯林世界的彎刀,一邊是西方世界的槍炮,慘烈交戰,可能是萬千人頭落地。

中國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中國自然是文明世界的一員,或許遲早也要捲入到這場衝突,我們必須有所準備,但也不妨讓特朗普的子彈,再多飛一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