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媽媽可能會觀察到,
有的寶寶睡醒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哭,或者是到處找媽媽,
而有的寶寶睡醒之後會先翻個身,然後再做其他事情。
寶寶這種有別於一般嬰兒的反應,
看起來很「老成」的動作,其實是寶寶聰明的表像,
表明孩子的智商發育的一般的孩子要早。
而且相對的,孩子以後四肢的活動能力也比較好。
寶寶喜歡趴著還有這些好處
能幫助寶寶的頭部和頸背部的肌肉發育,對早期控制頸背、頭部和手臂的力量都有幫助;
寶寶越早趴著,可以預防扁平頭,而且對以後學習翻滾爬等動作都有幫助;
喜歡趴著寶寶能更早學會走和坐,智力發育也比一般的寶寶來的早。
但是媽媽也要注意, 不能長期讓寶寶保持著趴著的動作。
強制性的讓寶寶趴著不僅影響孩子的情緒,容易讓寶寶出現厭倦的心理。
所以媽媽在鍛煉寶寶趴著的時候, 每天只要練習兩次就可以了,每次趴一小會,一個星期之後就能收到成效,關鍵是媽媽不能急,一定要讓孩子慢慢學習適應。
寶寶趴著會不舒服嗎?
有的媽媽說,寶寶趴著就容易流口水和吐奶,
這是因為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發育晚上,所以喝奶之後因為還還沒完全消化,
如果翻身趴著就容易出現吐奶的情況,當然這並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危害。
為了避免寶寶吐奶的情況,可以在寶寶吃完奶之後讓其平躺著,
等寶寶消化得差不多後在根據寶寶的喜好來選擇趴著還是平躺。
雖然趴著對寶寶的智力發展有幫助,
但是寶媽還是要注意寶寶趴著睡覺的狀況,
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呼吸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
趴著睡覺容易發生窒息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