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伊拉克實施自殺式炸彈襲擊的英國籍「伊斯蘭國」(ISIS)士兵被曝出曾被美軍投入關塔那摩軍事監獄,事後還獲得了英國政府1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55萬)的賠償。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英國媒體和民眾的熱議。
據包括《衛報》、BBC和《每日郵報》在內的各大英國媒體22日報道,本周一,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對伊拉克摩蘇爾的一座村莊發動攻擊。事後,ISIS宣布對襲擊負責,並放出了化名為布里塔尼(Abu Zakariya al-Britani )的襲擊者的照片。
英國媒體報道指出,這名襲擊者是來自英國曼切斯特的哈里斯(Jamal Malik al-Harith)。雖然英國官方沒有確認襲擊者是英國人,但哈里斯的哥哥在看到照片後向《泰晤士報》證實該男子正是自己的弟弟。
先被塔利班囚禁 後被投入關塔那摩
現年50歲的哈里斯原名菲德勒(Ronald Fiddler)。2001年,改信伊斯蘭教的哈里斯前往巴基斯坦,不久後在阿富汗坎大哈附近被塔利班當做英國間諜,遭到囚禁。
美國在「9.11事件」後向坎大哈的塔利班據點發動了空襲,在塔利班逃離後,哈里斯被美軍作為安全威脅分子於2002年投入關塔那摩軍事監獄,直到2004年在英國政府的遊說下才被釋放回國。
據哈里斯在關塔那摩的檔案顯示,他被美軍羈押是因為他「可能了解塔利班對待囚犯的方法和審訊技巧」。
關塔那摩官員在2002年曾因哈里斯「與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頭目沒有聯繫」,建議將其釋放,但最終他卻因涉嫌「參與對美國發動襲擊」被繼續囚禁。
在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哈里斯說自己在被美軍囚禁的這兩年中遭到了虐待,包括毆打、不准睡覺、沒有飯吃、「只能吃過期了10年的食物」。他在採訪中還透露,除了美國人之外,英國官員也參與了對他的拷問。
在英國媒體和議會的強烈呼籲下,英國政府於2004年要求美國釋放包括哈里斯在內的多名英國囚犯。時任內政大臣布倫基特(David Blunkett)保證,被釋放的囚犯「都不會對英國公民的安全構成威脅」。
回到英國後,哈里斯與另外三名囚犯向美國政府提起了訴訟,要求美國政府向他們每人賠償540萬英鎊。訴訟還指責英國機構明明知道美國當局虐待囚犯,卻還參與其中。
媒體報道稱,2010年,英國政府最終同意向哈里斯四人支付每人100萬英鎊的和解費,讓其撤訴。
但哈里斯的妻子在本周發表的聲明中否認哈里斯拿到了100萬英鎊賠償,稱這100萬是提供給四人的賠償總額。
前往敘利亞
2014年,從關塔那摩軍事監獄釋放10年後,哈里斯離開英國前往敘利亞,加入了ISIS。
此後,哈里斯的妻子貝格姆(Shukee Begum)帶著五個孩子前往敘利亞尋找哈里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貝格姆稱自己當時去敘利亞是想「讓哈里斯清醒過來」,勸他回國,但沒能成功。最終她只能靠蛇頭才偷偷逃離了ISIS的控制區。
貝格姆在周三發表的聲明中說自己自從回到英國後,就再沒有與哈里斯取得聯繫。聲明稱,哈里斯曾經是一個「和平、溫和的人」,是關塔那摩軍事監獄中的遭遇「徹底改變了他」。
媒體熱議 前首相布萊爾澄清
雖然英國政府還沒有證實哈里斯就是製造自殺式炸彈襲擊的兇手,但英國媒體已經就哈里斯收到的巨額賠償,以及他如何擺脫當局監控前往敘利亞等事提出了質疑。
《每日郵報》把矛頭直接指向前首相布萊爾,指責正是布萊爾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提供了高額賠償,而最後哈里斯卻加入了ISIS。
該報還放出了哈里斯住宅的照片,稱哈里斯用賠償的錢在曼切斯特買了一幢價值22萬英鎊的三層樓別墅。
針對《每日郵報》的指責,布萊爾22日在網上發表了一份長篇聲明,指出雖然確實是英國政府在2004年要求釋放哈里斯,但賠償並不是「我的政府」提供的,而是卡梅倫政府在2010年支付的。
布萊爾稱當時要求釋放哈里斯的決定是在「媒體和議會的大規模呼籲之後,《每日郵報》正是其中的領頭羊」。
他說,對政府來說,想要在保護公民的自由和保證國家安全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個難題」,「不管我們怎麼選擇,都可能會被攻擊」。
而《衛報》則把重點指向了監控措施上,質疑作為前關塔那摩囚犯的哈里斯是如何繞過監控,前往了敘利亞。
該報消息稱,在哈里斯2014年離開英國時,情報機構並沒有對其進行監控。因為哈里斯當時「並未被視為主要安全威脅」,所以當局並沒有阻止他前往敘利亞。
而當時擔任內政大臣的正是英國現首相特蕾莎·梅,有議員質疑特蕾莎·梅當時的工作存在漏洞,要求政府對哈里斯的監控項目進行審查。
根據英國政府去年公布的數字,該國有約850名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公民前往敘利亞參戰。其中有不到一半人最後回到了英國,還有約15%的人在戰鬥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