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在白宮就資源豐富的南中國海的所有權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措辭的嚴厲程度後,美軍部署了核動力航母「卡爾·文森」號的巡邏行動。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2月19日報道,「卡爾·文森」號航母所屬的美國航母第一戰鬥群的發言人日前說,海軍尚未討論該戰鬥群的下一步行動計劃。
他說:「『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正按常規日程在西太平洋部署,這是由美國太平洋艦隊牽頭的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擴大美國第三艦隊的指揮和控制功能。」
他說:「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在印度洋-亞洲-太平洋區域的定期巡航已經進行了70多年。」
美軍上一次進行南中國海自由航行演習是在去年10月。當時,美國的「迪凱特」號飛彈驅逐艦通過了西沙群島水域。
據《日本時報》網站2月19日報道,「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18日開始在南中國海開展「例行行動」。
在西太平洋期間,「卡爾·文森」號及其護航艦隊和7500名海軍士兵將進入駐紮在神奈川縣橫須賀的第七艦隊行動區域內,不過仍將處於第三艦隊司令諾拉·泰森中將的指揮下。
第三艦隊歷來將其行動範圍限制在太平洋的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但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所屬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上將一直試圖擴大這個總部設在聖迭戈的司令部在太平洋的作用。
去年11月,第三艦隊的一個由三艘軍艦組成的太平洋水面行動群在完成主要集中在南中國海及其周邊水域的行動後返回美國。在南中國海偵察中國人造島嶼時,它們曾遭到中國軍艦的尾隨。在那次行動中,三艘軍艦之一的「迪凱特」號驅逐艦還執行了美國在該爭議水域的最近一次「航行自由」巡邏。
報道稱,美國開展這些行動是為了反制華盛頓所認為的北京限制該水域航行自由的努力,並挑戰中國在該水域「海上主權要求」。
當被問到「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的軍艦在中國人造島嶼附近航行的計劃時,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它不會討論其軍艦的行動時間表。
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馬特·奈特少校說:「美國海軍在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西太平洋開展了數十年合法的例行行動,並將繼續這樣做。」
美國海軍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南中國海的行動之前,這個戰鬥群的軍艦和航母在夏威夷和關島附近海域進行了訓練,「以保持和提高戰備能力,並培養作為一個戰鬥群的凝聚力」。
根據美國海軍的這份聲明,「卡爾·文森」號上一次被派往西太平洋是在2015年,當時它與馬來西亞海軍和空軍在南中國海舉行了雙邊演習。聲明還說,「卡爾·文森」號第一次在南中國海活動是在1983年,在其35年的歷史上共有16次被派往該海域活動。
當時時間2月18日,美國海軍官方發布聲明,「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開始進行巡邏。這是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美國海軍首次在南海進行巡邏。
毫無懸念,美國航母又來中國南海了!就像占豪之前分析的那樣,特朗普緩和對華關係不過是上任後的政治訛詐沒有達到效果又迫於形勢不得已才不得不與中國緩和關係,但這並不代表美國對華政策方向有任何改變,只能說明中美短期內不會再出現尖銳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對抗,但也僅此而已。
美國海軍官方發布聲明,「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開始進行巡邏
相比歐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對華態度在未來的一兩年時間裡會更加強硬而不是更加柔軟,其強硬的邏輯來源於特朗普的執政理念:美國至上,美國第一!
事實上,特朗普不僅對中國強硬,對於任何不順從的盟友也同樣強硬。譬如,對於願意增加軍費的日韓盟友,特朗普就很歡迎,對於願意承擔分化歐盟的英國就很歡迎,但對於德法等其他歐盟國家就很強硬。
特朗普剛剛對華服軟
特朗普政府上任才1個月,雖然在國內、國際上都撞了南牆,但他依然不會回頭。譬如,在移民政策被法院否決後,他正在醞釀新的移民法案。
再譬如,美國媒體在不斷攻擊特朗普,而特朗普同樣也不斷攻擊像CNN、紐約時報這樣的美國核心媒體。特朗普甚至說,像CNN這樣的媒體是「全美國人民的敵人」。
想想看,特朗普對這些「懟」他那麼狠的人都不屈服,怎麼可能立刻對中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呢?在筆者看來,特朗普對中國的行為,只是因為他想上任後來個訛詐最終沒有成功而回到常態而已。
當然,雖然美國國家沒有從中國榨出水,特朗普家族還是從這次訛詐中得到了好處,他的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已經成了中國的座上賓,成了緩和中美關係的最重要媒介。這種作用,將會奠定未來川普商業帝國進軍中國市場的堅實基礎。雖然特朗普現在還不是一個好總統,但他早已是一流的商人。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
基於上述,我們要充分明白特朗普是一個怎樣性格和做事風格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理解這位美國的非典型總統所採取的對外政策。當然,我們要充分理解他的對華政策邏輯,不但要從國家層面著手,還要從其商業帝國著手,特朗普對華政策代表的絕非只是美國利益,還有其家族及其背後的商業集團的利益,特朗普是想把國家層面和商業層面的利全得到。
但對中國來說,要讓其家族和背後的商業集團在中國的合作利益得到充分的發展空間,而在國家利益上應寸步不讓。這麼做,會讓特朗普政府在適應中國的風格後,逐漸轉入與中國的務實合作而非對抗。
習總
當然,作為一個生意人,他深知他現在對華強硬,無論對美國的國家層面還是自己及背後的商業利益都有利,所謂不榨怎麼出水呢?這正是特朗普作為生意人的邏輯。這也是為什麼筆者認為應該在特朗普自己及背後的商業合作上下功夫而非在國家層面對其做任何讓步。
商業的合作必然帶來利益,這種企業合作方面的利益會吸引特朗普在國家層面上也與中國展開合作以換取更多現實利益。對這一點,中國方面除了把底線守死之外,還應有耐心並循循善誘。
對特朗普,我們既然要理解其中長期的對華政策邏輯,又要明白其短期所採取的政策利益取向。特朗普為何在剛剛對華緩和關係後就派航母到南海巡航?在筆者看來,根本原因有四:
一、宣示全球霸主地位,顯現在南海的軍事存在。
宣示全球霸主地位,顯現在南海的軍事存在
美國以全球霸主自居,在全球任何地方他都能橫行無阻,然而在南海中國卻有些地方不准其去,這讓美國認為霸主地位被挑戰。同時,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關乎到全球貿易的掌控權的問題,美國在這裡顯示存在,也是在用軍事實力宣示全球霸權。
不過,美國還是打錯了如意算盤,因為無論美國擁有再強大的航母艦隊,中國在南海不但擁有更大的島礁,更關鍵的是,南海就在中國附近,以中國現在的國家實力和軍事實力,依託大陸與美國海軍在南海進行軍事博弈,誰最終占上風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而隨著博弈,大家都看著,美國在南海不但對中國無可奈何,還被中國逐漸擠出,這實際上是在向世界宣告中國的世界地位。想想看,世界霸主那麼厲害,和世界霸主在南海打成平手甚至略勝一籌的國家會如何?
因此,筆者認為美國還是打錯了如意算盤,在南海的行為看似耀武揚威,其實是不知不覺中給中國當了陪練,中國必在南海越練越強。
二、對沖緩和對華關係的副作用。
特朗普上任前後對中國氣勢洶洶,號稱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號稱要和中國打貿易戰,號稱軍事上要對中國展開行動······結果,上任大半個月就軟了,決定與中國緩和關係,還啥都沒落著,無論如何面子上還是不太好,世界各國都看著呢。
特朗普
如果之後美國就溫柔對中國了,那以後豈不是大家都更加恭敬中國?美國怎麼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所以航母接著就來了。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對沖緩和對華關係的副作用,要讓其他國家知道,美國依然可以對中國想怎樣就怎樣。
三、繼續訛詐,彰顯「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的對外政策邏輯。
繼續訛詐,彰顯「美國優先、美國第一」
特朗普上任前後對中國的政治訛詐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特朗普的對外政策依然保持著「美國至上與美國第一」的定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外的一切的邏輯起點就是強硬。所以,把航母調到南海,根本目的還是希望在對華談判中占得心理優勢,實現對華合作的「美國至上」。
很想然,在中美暫時緩和關係後,接下來兩國必然討價還價。在討價還價的時候,派航母到南海就是提高要價的調門,希望能獲得談判優勢。
四、繼續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
美國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接下來美國必然繼續推進,而要達到所謂的「亞太再平衡」的目的,將軍事力量部署在中國周邊是必然的。美國以海空軍見長,美國不想東海局勢變得火熱,所以美軍必然派航母到南海來,這是美國國家戰略的必然。
美軍航母
對於美國的挑釁,中國又會如何呢?當然是繼續陪著美國練,將美國擋回去了!據中國官方媒體2月16日報道,連日來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在南海海域進行了一場聯合防空作戰演練。
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協同航空兵、岸基防空力量進行的一場聯合防空作戰演練,很顯然這是一場海軍與南海島礁駐防部隊、岸基航空兵展開的聯合演習,其目標就是瞄準美國航母挑釁的。
美軍航母
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占豪敢斷定,面對正在加速復興的中國,美國在南海立不住足!南海是誰的,時間會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