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總師首次曝光中國航母建造機密:已能建造十萬噸核動力航母

@ 2017-02-21

中國船艦研究設計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遼寧」號航母總設計師朱英富日前在上海參加首屆「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設備」創新論壇時表示,近幾年中國水面艦艇裝備發展非常快速,取得了跨越式的提升,無論是研製水平還是研製能力都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這為中國海軍執行遠海防衛作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朱英富長期從事中國大型水面艦艇設計,他的說法帶有很大的權威性。而且我們從中國海軍這近年列裝的新型水面艦艇也可以看出來,的確與世界同類先進水面艦艇相比沒有多少差別。例如052D型驅逐艦所採用的中央船樓艦型、飛剪型艦首、方尾設計就非常具有現代感,而且有利於提供航速。整個艦面十分整潔,除了一些必要的雷達和武器系統之外,很少有外露物,因此具備優異的隱身性,這方面明顯超過了美國仍在建造的伯克級驅逐艦。最新建造的055型驅逐艦雖然還沒有露出真實面目,但是從武漢所建的陸上模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不僅噸位大,而且隱身性能更好。

中國海軍水面艦艇整體水平的快速提升與設計思想上的巨大轉變密不可分。以前,中國在水面艦艇研製領域缺乏經驗和技術積累,只能採取跟隨策略,因此水面艦艇的水平提升較慢。例如當中國還在建造4000噸級的052型驅逐艦時,美國海軍8000噸級的伯克級驅逐艦已經開始批量服役,在技術水平上更是超過052型一代以上。052型在艦面布置上顯得比較凌亂,各種雷達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存在明顯的堆砌痕跡,而伯克級驅逐艦當時卻給人以超現代的夢幻之感。

但是在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在充分吸收國外先進水面艦艇研製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大膽進行創新,擺脫了長期的跟隨式發展策略,從而使中國的水面艦艇研製水平和能力在短短20多年時間裡邁入了世界第一梯隊。中國整體工業實力的快速提升對水面艦艇的大幅提升所起的作用也非常大,特別是電子工業的技術進步最為明顯,這使得中國水面艦艇的雷達、作戰指揮系統、數據鏈、電子戰系統等在較短的時間內趕上甚至超過了世界先進水平。

動力系統上,中國已經完全可以自主生產先進的大功率燃氣輪機,解決了發展大型水面艦艇的「心臟病」問題,這是055型驅逐艦採用全燃聯合動力,噸位能夠達到萬噸以上的關鍵。由於動力系統技術的快速提高,中國已經能夠建造更大大型化的艦艇,特別是以核動力為基礎的2萬噸級飛彈巡洋艦和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已經在預先研究當中。此外,先進動力系統的發展,還為中國水面艦艇未來採用全電推進奠定了良好基礎。按照朱英富的說法,中國未來水面艦艇總體技術發展趨勢是進一步提高智能化技術、遠程綜合保障技術、以人為本的艙室環境與設施設計技術、海上無人系統技術,並且將採用全電推進。屆時,中國水面艦艇研製能力將會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國產10萬噸核航母曝光:100架艦載機 095護航

據美媒報道,在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之後,解放軍將迎來003型核動力航母。報道稱,003型航母本身排水量約為9萬噸至10萬噸,搭載70至100架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並具有多個飛機升降舵和一個超級艦島。報道還指出,水下護航方面,護航潛艇可能是095型攻擊型核潛艇。

有美媒指出,中國核動力航母本身排水量約為9萬噸至10萬噸,搭載70至100架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並具有多個飛機升降舵和一個超級艦島。由於擁有一個核反應堆,003型航母可以達到超過30節的航速。反應堆還可以為電磁彈射系統提供動力(002型常規航母可能採用蒸汽彈射)。資料圖:中國核航母想像圖。 [保存到相冊]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1月12日發表題為《中國新航母暗示該國海軍之未來》的報道稱,2016年12月,中國有媒體報道稱,該國航母遼寧艦已準備開始作戰服役。

2016年聖誕節那天,中國海軍提供了相關證據,派出其首個航母戰鬥群通過宮古海峽、繞行台灣並進入南中國海,途中曾起降飛機。

遼寧艦配有至少3架直-18直升機和8架殲-15戰機,以及兩艘052C型驅逐艦、一艘052D型驅逐艦、兩艘054A型護衛艦、一艘903A型補給艦和一艘056型輕型護衛艦。

遙望2030年,下一艘中國航母看上去可能與遼寧艦航母戰鬥群非常相似,擁有得以升級的驅逐艦和護衛艦,能提供更先進的分層防禦和飛彈攻擊系統。該航母戰鬥群可能還會配備一個無人機機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