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對話》)這個港口已經連續第七年蟬聯世界第一大港。2016年,從這個港口進出的貨櫃多達3713萬個,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新加坡港多出700萬個。預計到2017年年底,這個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將會占到全球所有港口吞吐量的1/10。它就是上海港。
從1億噸到5億噸,上海港飛速快跑!
上海港的吞吐量1984年1億噸,2000年2億噸,2003年3億噸,2005年4億噸,2006年5億噸。從1億噸到2億噸,用了16年時間,接下來時間越來越短了。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戌源:1億噸到2億噸用了四年時間,3億噸用了三年時間,4億噸兩年時間,5億噸是一年時間。這個發展速度出乎我的意料,也出乎別人的意料,感到非常振奮。
國家的強大是上海港發展的最重要的保障,上海港的整個經濟腹地,1萬億美金的進出口貿易,全世界沒有一個港口經濟腹地有這樣的經濟總量,造成物流今天上海港7億噸規模。這是最重要的。
中國所有港口都在外貿增長中受益
中國貿易促進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從1978年到2015年38年的時間裡,中國GDP 2015年是1978年的25倍,增長速度在世界上絕無僅有。2015年我們對外貿易總金額是1978年的191倍還多,中國所有的港口都在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過程當中受益。1978年上海港的吞吐量占到全國所有港口的40%多一些。但是到了2015年,上海港只占到全國港口總吞吐量的8.2%。不是因為上海港做得不好,而是因為像上海港這樣的港口在中國越來越多了。有一些港口從無到有,增長速度上千倍,有的上百倍。在上海港這樣一個龍頭、榜樣的帶領下,中國很多港口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
厲害了!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智能碼頭將在今年試運行!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戌源:我們現在正在建的洋山自動化碼頭,整個碼頭岸線2600米,今年年底要投入試運行。這個碼頭建成以後,可以說是全世界目前規模最大的、技術含量最高的自動化智能碼頭,這個智能碼頭主要是我們上港集團自己一個團隊,包括中交集團的港基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上海港只是位置太好,屬於「天上掉餡餅」?
觀眾:您好,陳總,有人說上海港能成為世界第一大港,主要是腹地的經濟比較發達,是先天的優勢,與後天的努力關係不大。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戌源: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講過:「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經濟發展為上海港成就了很多貨運的可能性,但是能不能把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優勢掌握為我們經濟發展的盛事,主要還是我們自身的努力,骨頭再大也不能變成雞蛋。
馬士基碼頭公司北亞區總裁閔國忠:中國的港口很多,我有機會在每個港口都有合資企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的人才是沒有任何港口可以比得上的。舉個例子,每個港口都有人才培養的一套,但是我覺得上海港做得非常聰明,它是借用外企的管理模式培訓人才,然後再根據上海港當地的特性,最後自己發展一套人才的培養。我相信你待會兒跟陳總請教一下,是非常優秀的。我記得他辦了一個中青年幹部培訓班,是從各個基礎崗位上調配一些拔尖的人物,脫產三四個禮拜。畢業以後,把他崗位輪調到不同企業去實習一年到兩年,這個比我們馬士基集團培訓做得還更徹底,所以我覺得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是最重要的。
(本文編輯:陳雨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