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第一波次十個轟6K機群攜帶著長劍20巡航飛彈整裝待發。中國最先進的東風系列核飛彈鎖定了美國部分、日本本土所有軍事基地、飛機場、港口碼頭,並私... 【俄羅斯軍情諜報】中國軍方高層利用特朗普上台前的空窗期,提前布局戰爭應對之策,迫使美國處於對解放軍不利的位置
在特朗普上台之前,中國率先派出本國最先進的航母遼寧艦攜帶13架殲15艦載機出宮古海峽,然後繞道台灣南部的巴士海峽,這樣做的目的是給美國看,既可以威懾日本也把台灣給包含了進去。殲15大編隊起飛在釣魚島海域附近和日本F15J海域F2進行了驅離和反驅離的互動,展示了航母的作戰能力。
殲15大編隊起飛在釣魚島海域附近和日本F15J海域F2進行了驅離和反驅離的互動,展示了航母的作戰能力
中國火箭集團軍在南海仲裁出爐後為了防止美國日本軍事介入東海、南海,動用了9個火箭軍旅,一旦美國和日本的飛機、軍艦駛入東南兩海,中國中遠程飛彈東風21D,東風26飛彈將會鋪天蓋地砸向目標,使美日軍事力量有來無回。中國常規潛艇則游戈在東海和南海,封鎖了日本和美國潛艇的活動區域。
中國第一波次十個轟6K機群攜帶著長劍20巡航飛彈整裝待發。中國最先進的東風系列核飛彈鎖定了美國部分、日本本土所有軍事基地、飛機場、港口碼頭,並私下放出風來稱美國一旦打出第一顆原子彈,中國將對美國實施飽和式核反擊。
中國潛艇讓美忌憚不已
中國SAR天基成像雷達則無時無刻不在窺視著美國、日本、韓國、菲律賓軍隊一舉一動,這是世界各國無法戰勝的,任何飛彈、太空飛行器的速度無法接近它。它可以發射武器摧毀美國、日本衛星和GPS導航系統。高分一號衛星甚至日期主動公布跟蹤一架飛機的視頻,其清晰度和穩定性令人咂舌。
中國軍隊已經全部使用自己的北斗導航系統,從軍委主席到每個士兵都使用北斗導航,美國無法偵探中國軍情,只能收買中國軍隊內部腐敗分子和軍事研發人員。俄羅斯兵棋推演結果,中國在戰爭爆發後的數個小時內可以重倉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美國本土也在解放軍飛彈的威懾之下。
新年第一天:中國祭大動作 南海我說了算
昨天,國家海洋局發布了一條簡訊,2017年1月1日起,海洋氣象、水文觀測、常規海洋環境監測將投入業務化運行,南沙三大島礁海洋環境預報也將同期發布。
目前,國家海洋局對三大島礁的海洋氣象和水文觀測,涵蓋了逐小時的風向風速、氣溫、氣壓、濕度、降水、能見度、潮汐、海溫、鹽度、浪高、浪向、波周期等觀測要素;對海洋環境的監測包括pH值、溶解氧、水色、透明度等要素。海嘯地震觀測和專項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將在下一步開展。對南沙三大島礁海洋環境預報,主要涵蓋波浪、潮汐、海溫、風、熱帶氣旋,72小時預報及海洋災害警報等內容,每日在海洋預報網(nh.hyyb.org)進行發布,並同時通過傳真、簡訊等途徑,發送給有關政府部門和涉海企事業單位。
海洋預報網已經開始更新南沙三大島礁的預報信息,點擊相應島嶼,即可獲知風向、風力、最大浪高等信息。
預計永暑礁1月3日8時,風向東北、風力5-6級,浪向東北,浪高2.3-3.3,最大浪高4米,能見度5-15公里,水溫26-28攝氏度。
信息很簡單,但卻來之不易。從地圖上,我們難以感知南海究竟有多大:面積約356萬平方公里,約等於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
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很難想像基本的信息傳輸,在南海就是一個大問題。
據《中國海洋報》介紹,以前,地面傳輸專線是南海區的海洋站將觀測數據傳輸到南海預報中心的主要途徑。但由於南海海域遼闊,海洋站分布範圍廣且較為分散,西沙站、南沙站、大萬山站等海洋站均建在在孤懸海外的島礁上,離大陸較遠,無法架設地面專線。 因此,在2010年前,這些海洋站的數據是由觀測員通過電話口述傳回中心站,再由中心站通過地面專線傳輸回南海預報中心。
2010年後,離岸海洋站相繼建成了VSAT通訊衛星接收分站,數據由衛星直接傳回位於北京的國家海洋預報中心,再通過地面專線從北京傳回廣州。
一直到2015年1月,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預報監測大樓樓頂衛星接收天線隊列迎來了新成員——VSAT通訊衛星接收天線,標誌著VSAT衛星雙向通訊站正式開通,這才實現了南海區覆蓋整個南海海域的海洋觀測數據傳輸自主互通。
華春瑩回答記者提問
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劉大海曾撰文介紹,海洋觀測預報需要投入大量高新技術設施,如氣象衛星、海洋觀測站、浮標系統等。南海周邊國家在常規觀測方面投入較少,反而是域外國家如美國、日本等為該地區提供免費實時的預報服務。
中國地圖現如今應進入豎版地圖了
目前南海周邊國家更多關注危害大、突發性強的極端天氣海況預測預報服務,如馬來西亞成立了國家海嘯預警中心,負責提供印度洋、太平洋及南海的地震和海嘯警報信息。我國於2016年成立的南海海嘯預警中心業已運行。地區聯合觀測預警方面,印度尼西亞與德國合作建設了海嘯警報系統,但因管理不善,運營前景堪憂。
每當某些媒體炒作中國「造島」是「軍事化」時,中方總是解釋,有關建設完成後將有助於提升南海地區海上搜救等公共服務能力。 12月29日央視中曝光遼寧艦編隊遠海訓練的畫面,圖中遼寧艦被5艘各型艦艇嚴密防護,在大洋中劈波斬浪。
這下,美國人坐不住了:
「中國航母是終極武器還是紙老虎?」
「中國發出了什麼信號?」
「中國航母會在不久後開到美國西海岸嗎?」
中國此舉一時間成為美媒上熱議的話題。誠如關注中國航母事業多年的香港《亞太防務》主筆於揚所說,許多人都在「用口水」幫助中國航母「形成戰力」,殊不知中國人正用「實幹」完善航母。
「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徵,體現的是威懾力。毋庸置疑,遼寧艦赴南海開展訓練活動,展示了中國有決心有能力維護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不受侵犯。」李傑說。「作為綜合立體現代化的海上作戰和保衛力量,航母能體系化地應對各種問題,如果其它國家膽敢動用武力,無論是水下、水面還是空中力量,中國都能有力量應對。」
在當前情況,我們新型國產航母也即將下水。遼寧艦赴南海海域的科研訓練活動等於是向世界進一步表明,中國要堅定不移地發展航母綜合力量,航母勢必是中國從大國邁向世界強國的國之重器,是不可或缺的。
而近期新聞聯播的一段對話,也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如果沒猜錯的話,7月份南海大演習,中國海軍跟強(美)敵(帝)對峙,火箭軍數十枚飛彈蓄勢待發的時候,央視畫面給的是東風-21反艦飛彈,當時美國有兩艘航母編隊在南海游弋,原來中國軍隊是真準備動手了,最後美國慫了,航母落荒而逃,菲律賓明白過來了。
現在的和平是過去打出來的,未來的和平需要我們做好準備去戰鬥!和平好比一件昂貴的商品,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努力爭取的。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不論美國在南海如何鬧騰,美國的一切陰謀都不會得逞,因為:中國已經下定了決心,也做好了準備,此次遼寧艦赴南海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解決南海問題時間表出爐:美根本不敢插手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預測稱,2017年,中美「可能出現大對抗」,除了「最壞的情況可能是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外,美中可能陷入貿易戰,中國將通過取消波音訂單,改購歐洲替代產品等,來報復特朗普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關稅。
中美貿易戰
「戰略預測」公司預測2017年的中國將會「很忙」。為提升經濟活力,「中國將把原來進口的多種產品改為自製」,這將使全球經濟受連帶影響,「美國將為特朗普質疑一個中國政策的做法埋單。」「中共十九大會將經濟穩定優先於改革重組,加大國家主導投資。」文章還預測中國不僅會擴大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還會在能源、軍事和網絡技術方面尋求與俄密切合作。
從商人轉為政客的特朗普,嘴炮功力的確挺強
沙烏地阿拉伯衛星電視台稱,2017年,美國將更「保守」,其工業將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如此,扛起全球化大旗的責任或將落到中國的肩上,以保障開放市場的連續性。 在南海問題上,「戰略預測」公司認為2017年中國會採取「更慎重穩健的策略」,放棄激進擴張策略,留出「一部分合作空間」。
沒有任何一個域外國家敢於跟中國在南海兵戎相見
「雖然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常常批判中國,但提及南海的言論不多,今後美國和中國的距離感並不明確。」日本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剛剛出爐的報告認為,在外交方面,2016年對中國來說「是實際感受自身影響力增大的一年」,2017年中國外交的最優先課題是構築和特朗普的關係,而南海對中國的戰略重要性不會改變,中國將憑藉經濟援助等方式,拉近東協各國,「把該海域切實變成自己的內海」。
所謂的制衡中國不過是笑談
三井物產還預測,2017年中國會堅持對韓國的「北風」外交,在兩岸關係上也會冷風頻吹。明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但日中關係並不樂觀,雖然首腦會談次數在增加,但急速拉近距離的可能性很低,中日將「繼續進行神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