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1月27日,日本出現了一位人物,此人叫東鄉平八郎,後來此人被封為日本海軍大元帥、海軍大將兼侯爵,與日本陸軍乃木希典並稱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軍神」,東鄉平八郎因為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擊敗俄國海軍,因此成為了近代史上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就在東鄉平八郎的腰牌上寫著一句話「一生俯首拜陽明」。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王陽明的故事。王陽明出生於明朝,明朝由主流儒生掌權,王陽明雖然很偉大,但明朝的主流儒生卻對他恨之入骨。尤其是在嘉靖八年,當時大學士桂蔡萼對已故的王陽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他說王陽明「放言自肆,詆毀先儒,號召門徒,聲附虛和,用詐任情,壞人心術。」
在這樣的攻擊下,王陽明兒子承襲父親的官位被剝奪,嘉靖還下詔停止對王陽明祭祀,王陽明的學說被皇家認為是「偽學」,不准傳播,再加上儒生們極力反對,王陽明的學說根本不能走紅。
而日本卻汲取了王陽明思想的精華,將其學說發揚光大。王陽明的學說是被日本的一些遊學和尚傳播過去的。古代日本來中國「取經」非常頻繁,這些和尚冒著掉進大海的風險,遠渡大洋,到中國尋求道法,王陽明的心學也隨之傳入日本。
其實,之前日本學習的也是中國的儒學,不管日本人如何學習中國的儒學,就是不能夠強國,直到王陽明心學的引進,日本人才明白了不少治國之道,王陽明的心學不但在日本政界互傳,即便是在武士界也非常流行。
而且日本人還對王陽明的學說進行了改進,使得王學具有了日本的特點,王學強調的「知行合一」,到了日本那裡就變成了「實用性」,他們還把王學強調的修身養性變成了「實幹」的特點。
在這種氣息的影響下,日本人對王學崇拜至極,甚至將王陽明的《傳習錄》說成是「宇宙之書」。總之,王陽明的學說對日本造成了巨大影響,比如明治維新時期伊藤博文,早稻田大學的創始人大隈重信和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以及後來的日本的稻盛和夫等一些列知名企業家都受到了王學的影響。
蔣介石在日本遊學期間,了解到了王陽明的學說,並對其有著深遠的影響,毛主席曾經閱讀王陽明的文字後感嘆道:「五百年來,也就這一個人能稱為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