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師、泡夜店的「小流氓」竟去考北影,曾曝料《變形計》黑幕!

@ 2017-02-18

打老師、泡夜店的「小流氓」竟去考北影,曾曝料《變形計》黑幕!

最近「北影藝考招生要求素顏」的新聞在微博上炒得沸沸揚揚。

據說有監考老師活生生摳下了考生的美瞳……

不過娛樂君今天要說的,是另一條新聞:「李宏毅現身北影藝考」。

這條新聞熱度不小,可李宏毅又是何許人?

畫面中,這個一身白衣、面容清秀的少年剛進入考場,就被身邊的粉絲團圍得水泄不通。

就連藝人張若昀都發微博力挺稱:希望李宏毅馬上能成為自己的師弟。

李宏毅,這個名字娛樂君聽著很耳熟。

終於想起來,原來他就是兩年前芒果台的真人秀《變形記》中的主人公之一。

那期的節目,名為「此間少年」。

在節目裡,李宏毅是一個懶散、叛逆的孩子。

一出場的髮型,就顯示著自己的個性與周圍環境的格格不入。

問媽媽要零花錢,一言不合就摔東西。

在哥哥眼裡,他可以躺在床上拿手機看視頻15天不出門不洗澡。

除了打遊戲,就是睡覺。

李宏毅的媽媽想兒子不愛讀書,可是長相好,沒準當明星也是一條出路。

於是她放下了自己的生意,特意跑到了韓國陪兒子,參加SM練習生。

但是三個月的練習結束後,李宏毅卻因為吃不了苦結束了練習生的生涯。

為此,李宏毅的媽媽感到非常失望,於是把兒子送去參加《變形記》,希望能夠得到改變。

別的孩子到了環境艱苦的農村,一般都會撒潑打鬧。

但16歲的李宏毅,卻表現出出人意料的順從。

雖然也和小夥伴合夥在上課時掀翻課桌。

雖然為了逃離山村也一口氣夜奔幾公里山路。

雖然也和參加變形的同伴大打出手。

但是在小夥伴和工作人員起衝突到要動手的時候,他抱住小夥伴阻止他動手。

在其他小夥伴都不願意做農活的時候,他一個人挑起擔子。

回到家後面對逃跑的兩個同伴,耐心地充當起大哥哥的角色。

爸爸腿病發作,他義不容辭地背起農村爸爸去到幾公里外的醫院。

儘管曾經桀驁不羈,但是點點滴滴中透露出來的善良和責任感,讓這個少年圈粉無數。

再加上他俊美的外表,這期《變形記》播出後,收視率一度達到巔峰。

然而隨之而來的質疑聲很快就吞沒了李宏毅。

有網友爆料稱:李宏毅變形記一經播出,立刻推出自己單曲。

而和他一同參加變形的王澤宇多次聯繫他回去看農村家庭,被李宏毅全部拒絕。

《變形計》結束後,李宏毅就簽約成為光線傳媒旗下藝人。

8月24日,李宏毅參演短片《夢遊記》。

隨後,參演電視劇《學姐知道》第六集,李宏毅剪掉一頭長髮,並「變形」成為一個「暖男」。

還出演了電影《我的青春不迷茫》。

可謂是星途坦蕩。

一個曾經的問題少年,就這樣順順利利地洗白,並輕鬆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

說《變形記》不是網紅製造工廠娛樂君都不信。

如今的李宏毅,一襲帥氣的白衣,在粉絲的簇擁下走進考場。

這個19歲就已經小有名氣的少年,用一種比韓國練習生輕鬆得多的方式,走出了自己的明星路。

他或許會很感激那年參加的《變形記》吧。

只是不知道,這種感激更多的是對大山里那個腿腳不便卻依然百般呵護他們的父親,還是那個編織著天才劇本的導演。

《變形記》最火的時候,貼吧上到處都是對節目「是否真實」的討論。

而李宏毅居然曾經直播揭秘過《變形記》拍攝的「黑幕」。

他說變形計會讓他們簽合同,讓他們在農村使勁兒鬧,不按他們做的話就罰錢,在農村摔壞東西也不賠償。

而在他的這條直播下面,許多粉絲都勸他「別說了,對以後的發展不好」。

其實不用誰來爆料,從一期又一期的跌宕起伏的劇情中,我們都不難找到劇本的邏輯。

設定無非是一個惡魔般的孩子,輕則衝撞老師,重則打罵父母。

沉迷網吧、熱衷紋身、夜店宿醉。

而農村裡的孩子,則註定貧苦多難,小小年紀就是支撐整個家庭的勞力。

城市的孩子到了農村,劇情一般三步走。

半路逃跑、罷課打架、觸怒鄰里。

而最終,也必然會因為農村父母的隱忍、關愛而改過自新。

農村的孩子到城市呢,也是套路式的體驗生活。

拒絕爸媽的巨額零花錢、積極融入學校班級、賺錢給爸媽做一頓飯(或買一個禮物)。

儘管回回劇情都逃不開這些套路,但我們仍然守著電視,哭得稀里嘩啦。

也許我們心裡也懷疑過,一個性格頑劣的孩子,真的會因為幾天的時間,就有這麼大的改觀嗎?

但是人總會選擇相信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

所以這樣浪子回頭的設定,屢試不爽。

如果說《變形記》是城裡孩子成名的跳板,那麼通過這檔節目獲得更好的人生,也無可厚非。

相比之下,娛樂君更願意關注的,是那些生長在農村的孩子。

很長一段時間內,網上瘋傳著一個觀點:

那些參加《變形記》的農村孩子回到窮苦的家中,因為感到命運不公而自暴自棄。

還有一句很牛逼的話,是這樣說的: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見過陽光。」

含沙射影地指責《變形記》對農村孩子留下的傷害。

娛樂君不否認,這樣經不起誘惑,又承受不了命運不公的孩子,一定會有。

畢竟自己為之拼盡全力的一切,對於城市那端的孩子來說,就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唾手可得。

但是更多的孩子,會因為看到過遠方,才更加知道努力的方向。

比如從高原上走下來的農村少年高占喜,十年之後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國防生。

而布依族少年羅先旺考上了師範大學。

《他鄉有愛》的農村主人公孔小龍現在已經是一名老師。

岜沙部落的少年阿吉,被電影導演選中,走出了國門。

這些苦地方出來的少年,其實比那些所謂的「城市孩子」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

我們沒有一天幾百的零花錢,沒有幾個保姆圍著轉的豪門生活,也沒有什麼「浪子回頭」。

因為我們忙著去大城市尋找生計,去陌生的地方闖蕩天地,就像那些孩子艱難地走出大山。

也許真正值得我們學的,是這些農村孩子的強大內心。

有人說,什麼叫做內心強大?

那應該是——

不抱怨諸事的不公,不放棄努力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