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講人民幣不是自由貨幣,不能再國際匯市中交易,也不能在國外直接使用。但向周邊國家如泰國、朝鮮、越南等在民間是可以使用的,這個要看當地情況。有「銀聯」標識的銀行卡,可直接在境外消費並以人民幣結算。
上世紀90年代,我國與有關鄰國就已開始在邊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迄今為止,我國已與越南、蒙古、寮國、尼泊爾、俄羅斯、吉爾吉斯、朝鮮和哈薩克八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簽署了有關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協定。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人民銀行先後與韓國央行、香港金管局、馬來西亞央行、白俄羅斯央行、印度尼西亞央行、阿根廷中央銀行簽署了總計6500億元人民幣的六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人民幣現在能夠在越南、緬甸、寮國、朝鮮、蒙古、俄羅斯、巴基斯坦、尼泊爾、港澳地區、孟加拉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通用。
中國和俄羅斯貿易已是跌打關係
現在主要以人民幣為主
本幣結算的好處是扭轉了美元主導國際貿易結算帶來的不平衡
同時利好中俄貿易發展
推動人民幣和盧布的國際化
在幾年前結算還主要是美元
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
中俄就開始多次使用本國貨幣貿易結算進行溝通
金融界就這一問題有如下解答: 「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元、歐元、英鎊等主要國際貨幣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動盪,美元貶值以及美國出台定量寬鬆貨幣政策衝擊了各國貿易,在這一背景下,中俄雙方選擇本幣結算是明智的選擇。」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認為,本幣結算將加快雙邊貿易發展速度,減少匯率波動對兩國貿易的影響。
201610月15日,在哈爾濱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俄羅斯博覽會「中俄金融合作會議」上,中俄金融聯盟宣布正式成立。 據介紹,中俄金融聯盟由我國最早開辦對俄金融業務的城商行哈爾濱銀行與俄羅斯資產排名第一的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牽頭髮起設立,初始成員包括18家中國金融機構和17家俄羅斯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