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寵妻狂魔」,無人能敵甄子丹

@ 2017-02-17

大年初二那天,甄子丹帶著全家現身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煙花匯演,對他來說,能看煙花的時間少之又少,一遇上機會就抓緊不放。除此之外,顧家的他怎麼都要擠出幾天和家人去新年旅行,「做我們這一行,很多時候都沒有辦法兼顧,工作和家庭之間必須要尋求一個平衡。」

大多數人對甄子丹的了解,源於他所扮演的角色。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甄子丹與那些外表硬朗、內心冷酷、不懂風情專於武術的銀幕形象恰恰相反,是個體貼、細膩、飽含豐沛感情的男人,不僅懂得如何生活,時不時會冒出兩句網絡流行語,還懂得如何討太太歡心,又識得如何引導子女成長。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兩年前,初識甄子丹,問好握手時感覺到他手掌的粗糙皮膚,幾十載的功夫賦予他一手的老繭。在正在上映的《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中,他就以一段乾淨利落的身手出場,伶俐迅猛、爆發力極強。「去好萊塢拍戲就不能丟人,要告訴他們好萊塢能做的,我們也能,證明我們也能演得多元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和《極限特工3》中都抹不掉他身上葉問的影子,「那是因為導演和監製都要求我重現幾招,他們都是《葉問》的影迷。這並不是沒創新,而是演員在塑造每一個角色時都應帶著他的個人風格。如果甄子丹不像甄子丹,大概你也不會去看我的電影了。」

《俠盜一號》劇照

《極限特工3》劇照

採訪末尾,記者問他還能打多久?他憨厚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打到何時啊?那就打到你們不想、不喜歡看我為止吧。」

童年時光 武術&鋼琴,當年兩條路擺在他面前

對甄子丹的認識,如果僅僅是停留在「一介武夫」的話,就很有必要重溫下他不同尋常的家庭背景。1963年,甄子丹出生於廣州一個武術世家,2 歲時隨父母前往香港。甄母麥寶嬋是著名武術家、太極高手,不僅創辦了馳名國際的武術研究所,還出版過功夫教材。

想當年甄媽媽也是「武林高手」

年幼的甄子丹就在母親開的武館裡蹣跚學步,從走路起就與功夫結下了不解之緣。不過,擺在甄子丹面前的還有另一條路——學音樂。甄子丹的父親甄雲龍是《星島日報》的編輯,擅長演奏小提琴及二胡,把孩子培養成鋼琴家是父親的最大願望。所以,彼時的甄子丹同時還在學習古典鋼琴,最欣賞蕭邦的作品,直到現在每當他褪下功夫衫坐在鋼琴旁彈上一曲都會讓旁人一聲驚嘆,很難相信他擅長這項與銀幕形象完全不符的技能,曾有人笑言,「是不是有替身在幫他彈?」

是學鋼琴還是學武術,小甄子丹在兩條路上糾結了很久

11 歲時,甄子丹一家移民前往波士頓,並在那裡度過了他的青年時期,既要學好武術,又要兼顧鋼琴,「如果琴彈得不好,父親就會拿木棍子敲我的手指」。另一方面,日益受武術氛圍的薰陶,他也成了一個實打實的「武痴」,幾乎看了能看到的每一部功夫片,也喜歡對畫面中的一招一式琢磨拿捏,趁母親不注意還會跑去黑人區的拳擊館學打拳……

15 歲那年,甄子丹在音樂和武術之間做個了斷,選擇了更痴迷的練武之路。

初涉影壇 導演都是火藥庫總被「問候母親」

那時的甄子丹有了自己的偶像,也是影響他一生的人—— 李小龍。但,當演員卻從未出現在他的理想里,「我能感覺得到自己在功夫上的天分,就想把這事發展下去,總想成為第二個李小龍。」也是因為李小龍,甄子丹喜歡上了自由搏擊,甄母並不擅長這一門類,便把兒子送到了北京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接受兩年的訓練,他也成了該校首位非中國大陸籍學生,在校期間還獲得了跆拳道黑帶六段。

17歲時的甄子丹,在北京什剎海體育學校學習功夫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導演袁和平正在籌拍一部關於太極拳的電影《笑太極》。袁和平的姐姐袁素娥是麥寶嬋的徒弟,恰巧袁和平在尋找新人,甄子丹就在母親的建議下赴港與他見面。就在袁和平的住處,拿著「袁家班」擺出的幾套「傢伙」展示了一身武藝,之後便邁出了投身電影圈的第一步。

《笑太極》中好青澀

功夫沒問題,但甄子丹對拍電影幾乎是零認知,只看到其他功夫明星在大銀幕上耍帥,卻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展示,只會像個無頭蒼蠅般亂撞亂碰。他說那時的自己就是一張白紙,連「出鏡」「入鏡」都不懂,「我都不知道鏡頭有多寬,每次都要被導演罵『 你怎麼能打得那麼遠』?片場老派文化根深蒂固,功夫導演與武術指導都是『火藥庫』,每每開口就會『問候母親』」,甄子丹慢慢發現電影的節奏與真實搏擊其實完全不同,尤其是舊時的功夫片要求一招一式必須拍得清清楚楚,才可以讓觀眾看得清楚,而他總是出招求快連機器都捕捉不過來,NG數次被一頓臭罵都是常有的事。最初入行雖然讓他難以適應也叫苦連連,但卻獲得了最難能可貴的磨鍊。

遭遇低潮 開公司做導演,卻連個盒飯都買不起

從演戲菜鳥,到後來成為「老江湖」,甄子丹這一打就是三十多年。回憶起早年參演的《新龍門客棧》《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蘇乞兒》等多部經典武俠片,每次嘗試都讓他體會到拍戲的辛苦,「拍《黃飛鴻》的時候,因為怕徐克導演隨時叫我過去走位,都不敢脫掉戲服,又擔心弄皺了衣服,實在睏了就拿張紙在角落上坐著睡覺,結果那次我等了24 個小時,無戲可拍就收工了。」

當年甄子丹憑藉《男兒當自強》中的角色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1997 年自己開公司做導演的甄子丹遭遇了人生的低潮期,不僅欠了高利貸,連盒飯都要製片人請他吃。金融風暴的陰霾讓海外資金血本無歸,他依稀記得在剪輯第二部電影時發現劇情怎麼都接不上,想補拍又沒錢請人,索性自己去布景;沒錢請群眾演員就直接在九龍城商場拍,但卻總有路人疑問「這是在幹嗎,拍戲嗎?」直接導致穿幫。「其實現在想起來也不覺得當時有多難,只不過是人生很重要的嘗試。」

《英雄》中再遇李連杰

2002 年,甄子丹參演張藝謀作品《英雄》,讓不少觀眾再一次注意到這個與李連杰棋逢對手的功夫演員;

《殺破狼》劇照

2005 年的《殺破狼》更給影壇帶來了不一樣的甄子丹,他將自由搏擊、混合格鬥等新拳術帶入功夫中,衝破了人們對功夫片的審美疲勞,確立了自己的「甄」風格。

當然,每一位功夫明星都有一個最深入人心的角色,《警察故事》里的成龍,《少林寺》中的李連杰,之於甄子丹,則是那部他等了十年的《葉問》。儘管葉問這一形象被一再詮釋,但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還是甄子丹。然而,當初《葉問》的劇本擺在他面前時,他並未對其有過多的期待,「我不知道應該怎麼演,只是瘋狂地做了大量關於葉問的功課。穿起衣服,蹺起二郎腿,每天不斷說服自己我就是葉問。」

幾部《葉問》下來,讓觀眾把甄子丹和這位詠春大師划上了等號

《葉問》系列電影不僅獲得超高的票房佳績,也正式開啟了屬於甄子丹的電影時代。

見血定律 每次傷到眼睛電影都會大賣

拍戲受傷對甄子丹來講是家常便飯。表皮流血劃傷是容易好的,但筋骨的傷就很難痊癒,早期的功夫片「拳拳到肉」,年輕時還可以承受撞擊。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時候舊傷新傷一併復發,痛得他徹夜難眠。

「有四次,我差點就瞎了」,說這話時甄子丹有些後怕,拍《男兒當自強》時,李連杰的替身沒有打到約定好的位置,一根竹竿直接打到了甄子丹的右眼眉骨,「完全不需要特效,就看到血柱往外噴,我按住頭,只見周圍人都嚇傻了,還大聲驚呼有沒有人可以叫下救護車,想著那場景就覺得挺搞笑的。」10 年後,在《英雄》里與李連杰對打,一個不小心被刀劃傷了眼睛,張藝謀跑過來詢問他有沒有事,李連杰也驚呼「你流血了」,而對於甄子丹來說,早已習慣沒了感覺。他笑稱如今受傷都有定律:見血的影片都會賣座,比如《新龍門客棧》里他被道具割傷左眼,拍《葉問》時也曾被樊少皇的斧頭砍到右眼。

不要叫我「宇宙丹」,我不敢當

對於很多網友管他叫「宇宙丹」,甄子丹連忙說「不敢當」,「大家只是開玩笑吧(笑),這個世界哪裡有宇宙級的呀。電影圈喜歡娛樂,你不娛樂怎麼有人寫你(的報道)呢?」

居家好男人三句「甄言」

A 「太太是我心中的宇宙最強」

2003 年,甄子丹與小他18 歲的模特汪詩詩相識。汪詩詩身高近1.8 米,還曾奪得過多倫多華裔小姐的桂冠,自幼移居加拿大,父母做珠寶生意,被業界稱為加拿大的「鑽石之王」,而甄子丹曾被美國《人物》周刊評選為「鑽石王老五」。當二人喜結連理後,娛樂圈將這段戀情譽為「鑽石明星」碰上了「鑽石公主」。「雖然交往的時間很短,但我們的感情不是膚淺的一見鍾情,我們都知道對方就是彼此要找的那個人。」如果你問他心中「宇宙最強」是誰,他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汪詩詩」。回憶當時在背上文上「詩」字的場景,他坦言那滋味比拍戲還疼,「讓我一人打四個人都沒事,但文身是真疼,太太看到我咬緊牙關的樣子立馬就哭了。」

甄子丹的後腰上有個大大的「詩」字

B 「每天早晚都要對她說我愛你」

甄子丹愛老婆是出了名的,在他的社交帳號上,僅是與汪詩詩的合照就占了一多半。在甄子丹看來,真正的愛情與喜歡無需掩飾,要盡情表達,他自曝每天早晚都會對太太說「我愛你」;不僅拍戲行程空餘會親自下廚,每逢節日都會準備驚喜。太太對自己的改變,是甄子丹經常提及的,他坦言自己剛出道時比較害羞,沒什麼安全感,「我太太是個非常具有正能量的人,她的熱情感染了周圍很多人,也改變了我的性格。」

C「晚上七點半必須回家吃飯」

現實生活中的甄子丹,不喜歡應酬,基本全香港娛樂圈都知道,和甄子丹合作,條件就是晚上七點半他必須準時回家吃飯,「葉偉信在塑造葉問時就加入了不少我自己的特點,比如這個門限的習慣,又比如演我太太的熊黛林就高過我,生活中我太太也比我高。」

附送甄氏寵妻秘籍

1 給她拍張美美的照片

2 陪她去吃路邊攤

3 把她寵成小公主

4 需要時給她馬殺雞

5 向全世界宣布她是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