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專家:一旦朝鮮半島發生戰爭,中俄兩國如何應對?

@ 2017-02-16

朝鮮半島局勢的再度緊張,使得許多國外媒體紛紛預測朝鮮半島戰爭局勢可能一觸即發。那麼,朝鮮半島會不會開戰?會以怎麼樣的方式開戰?戰爭到底能不能控制?請看軍事專家深度分析。

第一軍情軍事專家:虛谷

從去年朝鮮核試驗,美國宣稱要將「薩德」系統部署韓國開始,朝鮮半島局勢就不斷升溫、升溫、再升溫。尤其是美國海基X波段雷達駛向半島,用以監視朝鮮飛彈試射,到美國防長馬蒂斯敲定「薩德」系統落韓時間,再到朝鮮又一次試射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飛彈,半島局勢變幻莫測。有的媒體甚至預測美韓會對朝鮮開戰。那麼,這種情況真的會出現嗎?

一、一個複雜現實:半島局勢本來面目

朝鮮半島局勢,並非一日之寒。半島本無事,因為美日等國的戰略需要,人為的製造了朝鮮南北的緊張局勢,也使半島成為亞太地區隨時就可以點著的「火藥桶」。

一是,確立亞太戰略支點,美國試圖控制朝鮮半島的真實目的。朝鮮半島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控制朝鮮半島,可以控制中國黃海,以及中國出太平洋、俄羅斯出太平洋的海上戰略通道。黃海是中國的「命門」,京津冀的門戶。日本近代侵華戰爭,就是從甲午海戰取得黃海制海權開始的。俄羅斯出太平洋的出海口,主要是通過「北方四島」,這也是俄羅斯唯一的出太平洋的出海通道。美國如果完全控制朝鮮半島,也就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掐住了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的海上命運,甚至隨時都能夠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向中俄發起攻擊。所以,美國顯然會不遺餘力地控制韓國,爭取控制全島。

二是,朝韓矛盾的死結,掌握在美國人手中。作為一個被美國人為「切割」的國家,半島南北一直具有追求民族統一的夙願。南北雙方也曾有過共同的努力。朝鮮半島如今的緊張局勢,主要是韓國政府否定朝韓首腦於2000年和2007年簽署《宣言》,宣稱「要實現以自由民主為基礎的統一」半島導致的。韓國把朝鮮確定為「主要的嚴重威脅」,朝鮮也認為韓國推行的對朝政策威脅到了自身的安全。因此,從那時開始,朝鮮就以「超強硬」的手段予以回應。而美韓兩國頻繁進行的挑釁性聯合軍演,不斷加強的軍事同盟關係,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曾經發表過聲明:只要有侵犯朝鮮的「微小行動」,就立即「無情反擊」;只要攔截朝鮮衛星,就「意味戰爭」;只要美韓搞聯合軍事演習,就採取「嚴格軍事」控制。實際上,半島局勢之所以步步惡化,就是美國人一手策劃的,韓國沒有軍事統一半島的能力,沒有美國暗示或者幫助,韓國是不會對朝鮮咄咄逼人的。

三是,中國的艱辛努力,因為美國攪局付諸東流。中國一直堅持半島無核化目標,為維護半島局勢穩定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從2000年開始,中國就為「六方會談」積極奔走。作為六方會談的召集方,中國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精力。在「六方會談」過程中,朝鮮始終要求美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是,美國與日本一唱一和,拒不就此表態。在2007年的最後一輪「六方會談」中,原本朝鮮已經同意核設施去功能化,同意向聯合國進行完整、準確的申報核能利用,並作出不轉移核材料、核技術的承諾。美國卻突然變卦,拒絕履行「六方會談」作出的承諾,繼續制裁朝鮮,使中國近8年的努力毀於一旦,也導致了半島局勢從此走向了一方堅持「擁核」、另一方部署「反導」的「死循環」。

二、一個嚴峻局面:美國越來越接近自己的目的

說穿了,包括朝鮮半島問題在內的幾乎所有亞太問題,根子都在美國。美國人的戰略目的,就是把死死控制朝鮮半島,作為控制亞太,控制中國、俄羅斯乃至控制日本的手段。當然,在現階段,美國控制中國的目標更加明確。

一是,部署反導系統直接針對中國。美國人自然不怕朝鮮的核飛彈,朝鮮最新發射的「北極星-2」飛彈,射程才500公里,大膽估計也不會超過1000公里,顯然不會對美國構成大的威脅,而且朝鮮的飛彈是彈道飛彈,沒有變軌功能,極易被擊落。美國人真正忌憚的是中國的東風系列飛彈,巡航、變軌、多彈頭,射程10000公里以上。美國的企圖就是通過靠前建立一體化的「防空反導」系統,以便在飛彈升空過程中就將其打下。所以,美國要將X波段雷達部署半島、日本,以及南中國海,千方百計把薩德部署到韓國,把海基X波段雷達部署濟州島周邊水道,把先進的宙斯盾艦、E-2D「先進鷹眼」預警機部署亞太,從而與它的航母戰鬥群等組成「海空一體防空火控」系統。目前,美國的這個目標已經接近完成。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美軍一些人才有了「今夜就開戰」的底氣。

二是,點燃半島之火試圖消耗中國。朝鮮半島歷來與中國休戚相關。一場韓戰,中國打出了立國之威,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如今,中國正處於完成兩岸統一、解決南海、釣魚島等問題的關鍵時期,美日聯手挑逗朝鮮,算計韓國,顯然是想隱藏他們對台海、南海局勢和釣魚島爭端問題上的戰略圖謀,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消耗中國,擾亂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和對海上局勢的控制,干擾中國的快速崛起。

三是,實施「斗而不破」企圖拖住中國。已經有專家在中美兩國領導人通話之後預測,美國的亞太政策趨勢是「斗而不破」,美國人不想和中國「絕對翻臉」,但也不會放棄「圍攻亞太」的決心。「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等就要到南海島礁12海里進行挑戰,就是證明。顯然,對於美國來說,維持這種「斗而不破」的局面,就需要在中國周邊製造比這還更嚴重的局勢。美國人的如意算盤是:在朝鮮半島保持一觸即發的戰爭形勢,就可以把中國的精力拖入朝鮮半島,美國人在中國周邊其他方向的圖謀,自然可能被中國忽視。

三、一個基本判斷:半島不具備開戰條件

其實,一些媒體乃至專家對所謂朝鮮半島就要開戰的言論,顯然具有炒作戰爭威脅的嫌疑。半島真正開戰的條件並不成熟,開戰的幾率也就並不大。

一是,開戰需要完成戰爭準備。在沒有完成戰爭準備之前就直接開戰,只有傻瓜才會這樣做。朝鮮的100萬軍隊,韓國顯然不是對手。如果美國直接出兵介入,中俄兩國顯然不會袖手旁觀,而要對付中俄兩個大國,美國顯然也沒有完成軍事準備。2016年這一年,朝鮮先後進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核試驗,試射了13枚飛彈,也幾度進行大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地上點火試驗和多級火箭箭體分離試驗,甚至進行了潛射飛彈發射試驗。雖然國際社會譴責一片,但仍未出現集體預測朝鮮半島開戰的可能。

二是,開戰需要完成兵力集結。目前在朝鮮半島還沒有出現大兵壓境、全面戰備的狀態。雖然有專家預測美韓兩國就要開始的「關鍵決斷」和「鷂鷹」聯合軍演可能成為導火索,但是聯合軍演期間進行開戰的可能性更小。舉國皆兵的朝鮮早就落實了美韓聯合軍演期間的高度戒備制度,不可能給美韓趁虛而入的機會。當然,也不排除在有關地區「擦槍走火」的可能。即便如此,朝韓也不過會以「巴以」衝突的模式弄點動靜而已。因為,這樣美國可以以情報支持等方式有限介入,而不至於引發美中、美俄乃至美國和中俄兩國的對抗,這樣做顯然是對美國是有利的。

也有國外專家認為,美國會以「外科手術」方式,打擊朝鮮核設施。其實,美國人需要的就是朝鮮「核威脅」。如果沒有了所謂朝鮮「核威脅」作為幌子,美國針對中國和俄羅斯部署薩德的企圖也就沒有了任何藉口。如果美國人真的想解決朝鮮核問題,早在「六方會談」時就已經解決,既不會拖到時現在,也不會拖成了僵局。美國還要藉助朝核問題叫板中俄,也有藉此訛詐韓國和日本的長遠的考慮。所以,美國需要的是一個「混亂不堪」的半島局勢,而不是一個無核的朝鮮。

如此看來,朝鮮半島局勢,註定還會在大國戰略控制範圍內的「灰色」地帶進行博弈,小的衝突可能發生,大的衝突可能性較小。半島問題直接影響到中國,我們必須用智慧和力量防止半島生亂生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