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而寫隨意文】 請不要拿我的未來安慰我

@ 2017-02-20

那些經常拿別人的未來來安慰人的,總說下次、以後這些字眼,是否想過那些話有多麼的不切實際。今天我愛你,用的是滿分的愛,可是你卻告訴我,下次我會遇到比你更好的人。但你知道嗎,當下次我遇到你口中那個人的時候,我的愛已經被消耗剩七十分了,他對我再好我也沒辦法給他和你一樣滿分的愛。不止愛,就連興趣愛好或者心情都能被消耗,而未來就是被消耗的資本。

這回談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二月九號的時候電影院上映了一部愛情音樂電影,本人被主題曲帶起了看電影的慾望,於是便約了一群朋友在周六的時候觀賞電影,無奈朋友們臨時有事都爽約了,我唯有延後至周日看電影。殊不知購票的時間太遲,周日的電影票都賣光了,所以和家人約了周一看電影,當天也被爽約了,那時候我就感受到了,看電影的慾望幾乎已經被消耗剩二十分了,再不去看電影,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喜悅已經沒法和周六那天相比了。結果我就在周二下午,情人節的時候,一個人孤獨的看了電影。

以上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股突如其來的熟悉感,感覺上自己似乎也遇過類似的事,即使不是電影,也可能是喜歡一個人或者其他的慾望。這也把堅持造就成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被消耗的同時還得堅持著以便延長被消耗的時間。

突然想到,那部電影里其中一對情侶的故事和這個主題挺貼切的。男孩擁有自己的音樂夢想,女孩卻只想有一個安穩的家,兩個價值觀不同的人走到了一起,女孩對男孩的期許一年又一年的被消耗著,直到第十年她提出了分手,雖然最後是HAPPY ENDING,可他們即使結婚了,兩人的價值觀還是不會改變的,女孩的愛只得重新被消耗一遍,這一遍可以是十年、二十年又或許到老死。

實際上比拿別人的未來安慰別人,最嚴重的是拿別人幻想中的未來安慰人,你口中別人的未來,只是一種以你的角度猜測的可能性,但別人幻想中的未來,是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和目標,拿它來安慰別人,實在不可取。例如這樣的常見台詞「相信我,等我忙完這次的企劃案,我就給你一個最浪漫的婚禮,到時候你要的香檳金玫瑰還是海邊教堂統統都會有」或者「你不是一直渴望升職嗎?這次的意見被推翻了不要緊,我相信領導還是很器重你的,除了你還有誰能坐上那個位子」。

比起這些不切實際的安慰,不覺得請一頓好吃的飯更能安慰人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