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空軍的支援下向阿勒頗缺口的最後據點炮兵學院發動了進攻。俄軍機對炮兵學校投下10組(每組三枚)ODAB-500PM重型溫壓彈,對未完工建築區投下5組。政府軍士兵進入轟炸區域發現已經無生命跡象。ODAB-500PM炸彈全長2.28米、彈體直徑500毫米,尾翼0.50米、總重520公斤,配有193公斤高能燃料彈頭。
溫壓彈與60年代出現的燃料空氣彈(也就是知名的凝固汽油彈)在工作原理、殺傷機制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同屬於氣爆武器,但又各有特點。燃料空氣彈裝有大量燃料和少量的傳統高爆炸藥,引爆後,高爆炸藥首先爆炸,使燃料散布到周圍空氣中,並與空氣混合後形成氣溶膠雲;氣溶膠雲隨後被點燃,產生溫度高達1300~1500℃的大火球。不過。燃料空氣彈的殺傷效果主要不是來自於火球產生的熱效應,而是由於火球從周圍空氣中吸取了大量氧氣,從而產生高達30千克/平方厘米的超高壓力,足以大面積殺傷開放空間內的人員、摧毀無防護或只有軟防護的輕型武器裝備。當然,由於氣溶膠雲很容易滲透到洞穴、地下工事、建築物的內部,因此燃料空氣彈也可以對封閉空間內的人員和裝備造成殺傷和破壞,不過在效果上難以和溫壓彈相提並論。
溫壓炸藥兼具高爆炸藥和燃料空氣炸藥的特點,準確地說是一種富含燃料的高爆炸藥。其爆炸速度一般為3~4千米/秒,比高爆炸藥的爆炸速度(典型值為8千米/秒)低許多,同時在爆炸過程中從周圍空氣中大量吸取氧氣,造成缺氧的環境。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溫壓炸藥中添加了鋁、硼、矽、鈦、鎂、鋯等物質的粉末,這些粉束在加熱狀態下起燃並釋放大量能量,大大增強了溫壓炸藥的熱效應和壓力效應。
溫壓炸藥的爆炸過程由以下3個部分組成:1、最初的無氧爆炸反應。不需要從周圍空氣中吸取氧氣,持續時間為數百萬分之一秒,主要是分子形式的氧化還原反應。此階段僅釋放一部分能量,並產生大量富含燃料的產物。2、爆炸後的無氧燃燒反應。不需要從周圍空氣中吸取氧氣,持續時間為數萬分之一秒,主要是燃料粒子的燃燒。爆炸後的有氧燃燒反應。需要從周圍空氣中吸取氧氣,持續時間為千分之一秒,主要是富含燃料的產物與周圍空氣混合燃燒。此階段釋放大量能量,延長了高壓衝擊波的持續時間,並使火球越來越大。
這3個部分確定了溫壓彈的基本性能:最初的無氧爆炸反應確定了其高壓性能,以及對裝甲的侵徹能力。爆炸後的無氧燃燒反應確定了其中壓性能,以及對牆壁/工事的穿透能力;爆炸後的有氧燃燒反應確定了高壓衝擊和熱性能,以對人員和裝備的損傷能力。通過調整上述3個「事件」,使溫壓彈可以滿足特定的性能要求,針對不同的目標「對症下藥」。
目前,溫壓彈的殺傷效應主要體現在高壓衝擊波和熱殺傷上,其次是衝擊波與建築物等物質相互作用時產生的碎片(如飛濺的磚塊、玻璃和金屬片)以及有毒氣體與煙霧所導致的窒息。在這些殺傷效應中,對人員而言最致命的莫過於衝擊波。衝擊波能作用於多種人體組織(如皮膚、脂肪、肌肉和骨骼),使它們因壓縮,扭曲和撕裂而受損。含氧的體內器官更容易受衝擊波傷害。最新研究表明,衝擊波還會導致神經、血液等發生化學變化。
這次在敘利亞使用的ODAB-500PM溫壓彈的爆炸點一般為距地面30米處,第一次爆炸會形成一片霧狀雲團落向地面;在接近地表的幾米處再次引爆,發生爆炸,產生強大衝擊波。一顆ODAB-500PM基本上可以消滅直徑1200米範圍內的恐怖分子。敘利亞政府空軍的蘇-22M一次就可以掛在6枚該型炸彈,攻擊範圍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