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加拿大《漢和防務》2017年2月刊報道,近期美國媒體披露中國至少進行了6次以上超高音速滑翔武器的測試。
報道稱,2015年11月進行的測試中,中國的超高音速滑翔載具是搭載在彈道飛彈上的,進入大氣層分離之後,以5至10倍音速的高速進行飛行,而在西方的相關文獻中,多次出現過WZ14的字樣,意思是2014年和2015年從五寨發射的高速滑翔武器實驗。
高超音速武器想像圖
高超音速武器是指以高超音速飛行技術為基礎、飛行速度超過6倍音速的武器。高超音速在軍事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高超音速武器航程遠、速度快、結構簡單、性能超卓,能夠快速打擊遠程目標,被軍事專家稱為繼螺旋槳、噴氣推進器之後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成果。高超音速武器主要包括高超音速制導炮彈、偵察機、巡航飛彈、鑽地彈、轟炸機等。2014年8月7日在中國西部一個飛彈基地第二次試射了一枚Wu-14高超音速滑翔式飛彈。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發布的一份題為「高超聲速武器擾亂全球戰略穩定」的報告指出,除美國和俄羅斯之外,中國的高超聲速滑翔器(HGV)計劃也取得了重大進展。2016年4月,中國進行了第七次HGV DF-ZF(WU-14)飛行試驗。後續報告表明,其載體可能是DF-21 CSS-5中程彈道飛彈,射程超過2000公里。據悉,這種高超聲速武器將最終以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DF-31型飛彈為載體。
超高音速武器
《簡氏》報告指出,2016年11月,美國空軍(USAF)委員會發布的一份非保密報告關注了高超聲速技術的發展。這份報告警告美國高層: 要警惕高速機動武器發展帶來的威脅。報告不僅對美國進攻型高速武器的發展落後其他國家表示了擔憂,還稱,未來的美國將很容易受到超音速武器攻擊。例如,俄羅斯和中國都在發展高超聲速滑翔器(HGV),並且保留了核彈頭選項,除此之外,印度等國也開始了各自的高超音速項目。
報告指出,鑒於重大技術進步和國防投資的增加,核大國之間展露出了HGV軍備競賽的苗頭。儘管HGV軍備競賽本身出於戰略層面的調整,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詹姆斯·阿克頓認為,競賽本身也對戰略穩定形成了諸多挑戰。
高超音速武器
現在,中國如此高頻率的試射高超音速武器,顯然是受到了美國在韓國加速部署THAAD和日本也要計劃部署THAAD的影響,再加上海上的標準-3攔截系統的投入使用。這些音速使中國必須要儘可能加速研發各種突防手段。尤其是美國現在已經制定了幾個主要攔截方向,包括了日本、韓國、太平洋中部,為了能夠繞過這些攔截體系,使得中國必須要把眼光投入到兩極地區和其他更遠的彈道,所以航程更遠,體積更輕的高超音速武器也受到了中國的青睞。合理規劃彈道,可以繞過美國花費百億打造反導攔截體系。
當然,美國還可以再投入百億美元補齊漏洞,可反導系統的前期投入只是小數目,後期的維護成本才是最大的。因此,美國需要更多時間來思考如何攔截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或者研發更新攔截武器-比如雷射武器,這些都需要相當大的投入,美國能否繼續投入是個疑問。而中國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可以隨意挑選任意時間和方向發射高超音速武器。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隨時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