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交大臣詹森放棄美國國籍:為了免交稅?

@ 2017-02-12

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外長鮑里斯·詹森(Boris Johnson)宣布放棄美國國籍,以表示對英國的忠誠,並擺脫來自美國的天價稅務帳單。據美國財政部紀錄顯示,鮑里斯·詹森是2016年第5411個放棄美國國籍的人。

由於父母曾在紐約工作,鮑里斯在美國紐約出生,並在紐約居住到5歲。此次他做出放棄美國國籍的決定與特朗普政權並無關係,而是為了確認離開美國國稅局的管轄範圍。

2014年鮑里斯曾向公眾透露,美國試圖向他課以重稅,價值相當於他在倫敦北部的住宅。他本人認為此事「完全無法容忍」。

亞歷山大·鮑里斯·德菲弗爾·詹森(英語: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又譯莊漢生,1964年6月19日-)是一名英國政治人物、通俗歷史家、作家及記者。他自2016年7月13日起擔任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以及自2015年起為堊橋及南雷士廉選區擔任國會議員。他曾於2001年至2008年為亨利選區擔任國會議員,及於2008年至2016年擔任大倫敦市長。他是保守黨黨員,是一名一國保守主義者,支持經濟自由及社會自由的政策。

他在紐約市出生,父母均為英格蘭人,家境富裕。詹森曾於布魯塞爾歐洲學校、阿什當宅第及伊頓公學就讀,並於牛津大學修讀古典學,於1986年當選牛津聯盟主席。詹森曾於《泰晤士報》和《每日電訊報》擔任記者,於《每日電訊報》撰寫歐洲懷疑主義的文章。他於1999至2005年在《旁觀者》擔任主編輯。加入保守黨後,他於2001年在亭利當選國會議員,並於麥可·霍華德和大衛·金馬倫領導下加入影子內閣。他的政治立場大部分與保守黨相同,不過在如LGBT權利等問題上的立場則偏向自由主義。他經常在電視上露面,並繼續撰寫書籍和專欄,是英國最受注目的政客之一。

詹森於2008年選舉中擊敗肯·利文斯通成為大倫敦市長,辭去國會議員職務。他第一任內實行禁止在公共運輸公具內飲酒、支持金融業發展和建設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新倫敦巴士、桑坦德自行車和泰晤士河纜車。2012年他成功連任,任內舉行2012年倫敦奧運。他於2015年英國大選於堊橋及南雷士廉選區當選國會議員。2016年卸任市長後,於脫歐公投中支持脫離歐洲聯盟,並成為脫離派的領袖人物之一。

詹森於英國是一名備受爭議的人物。支持者指他性格幽默,能吸引非傳統保守黨選民。但他亦同時被批評奉行精英主義、排外、任人唯親、懶惰和不誠實。他是數本傳記的主題和虛構小說中的主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