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近日刊登題為《中國的海上超級大國之路》的報道稱,瓜達爾港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但多年來中國和巴基斯坦一直否認對該港口有任何軍事方面的打算,堅稱那只是一個旨在加強貿易的「純商業項目」。具有200年海洋霸權歷史的英國專家經過分析後聲稱中國成為海上超級大國的雄心比以前要大得多,而瓜達爾港正是這一雄心的一部分。
軍事專家巡航者介紹,目前如果說中國沒有「海洋雄心」估計連傻子都不相信,例如從調查數據來看,中國航運公司運輸的貨物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全球前十大貨櫃港口有6個位於中國,中國海警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海上執法船隊,中國海軍在全球主要大國中發展速度最快,中國的捕魚船隊擁有約20萬艘海洋漁船。就貨櫃港口數量而言,中國早已主宰海洋——截至2015年,在全球前50大貨櫃港口中,近三分之二都或多或少有中國的投資,而2010年時的比例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017年最新一期刊登文章,聲稱中國海軍南海、東海、北海三大艦隊現在共擁有700多艘水面艦艇和潛艇,整體實力已非常強大,僅次於美國海軍,據統計預測,2017年中國將下水約20萬噸艦艇,包括6萬噸級的001A型航母和5萬噸級的902型快速戰鬥補給艦,而美國海軍同年僅為9萬噸左右。「一年下水20萬噸的數量已經十分驚人,俄羅斯三大造船廠五年都完成不了這樣的宏偉計劃。」
通過中美近年來各式戰艦建造速度的詳細對比可看出,中國作戰艦艇下水噸位已經連續三年也就是從2014-2016年大幅超過美國。反觀美國,最新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遲遲未能確定何時開工,更別說就算建成也已經落後於中國的055大驅,這可是二戰以來美國主要作戰艦艇第一次出現性能落後對手的情況。此外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處於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尷尬狀態,「朱姆沃爾特」級更是一個70億美元的笑話,一發炮彈就要80萬還是美元,航行途中居然失去動力,很可能是永遠不能實戰部署的「試驗艦」。